拿到新蠟錠的羅沖,這一天又組織300個學生刻了一萬多字,只是這次和昨天刻的大小不一樣而已。
拿到模具的大嘴也沒閑著,當天就開始冶煉鉛礦,澆鑄出第一批鉛錠,等第三天的模具徹底干燥之后,這家伙就按照羅沖的吩咐,把之前的青銅農具回爐融化,再按照青銅和鉛一比一的比例熔煉合金,把合金的熔點直降到600度左右,再用這些鉛青銅合金澆鑄字模,當天就完成了,而羅沖這個時候也已經帶著學生們刻完了三個型號的字模。
拿到這些字模之后,大嘴也每天能夠澆鑄出來一批鉛青銅字模,效率大幅提升。
一個星期之后,羅沖就已經拿到了五個型號的金屬字模,最小的一批邊長五毫米,和現代書本上的字體差不多大,這個既可以印書,也能拿來和大號的字配合使用,大字印刷正文,小子印刷注解,配合起來就能印刷字典,這種工具書肯定是銷量最大的,有多少都能賣出去。
五個型號,國家標準一號字,五毫米長寬,國標二號字,八毫米,三號字一厘米,四號字1.5厘米,五號字兩厘米,小到字典的注釋,大到印刷告示,有這五個型號,基本上就可以適應所有的需要了。
當然這還不是最重要,因為這些字模都是正著的字,是不能拿來印刷的,所以還要用這些字模來澆鑄反字,這個就是真正的目的了。
先做出一個木盒子,然后把耐火土和成軟泥,裝在盒子里,需要澆鑄什么字,拿出一個相對應的字模出來,然后字朝下往泥里一戳,這樣一個反字體的模具就出來。
要是想把一個字澆鑄十幾個,就用同一個字模多戳幾下,最后把這個戳滿窟窿的模具用鉛錫合金澆鑄,一下子就出來了十幾個一模一樣的反字出來,這個才是最后用來印刷的金屬活字。
這樣羅沖和300個學生,就用了一個星期的時間,直接完成了上千年的任務,有了這些青銅合金的字模,以后就再也不用刻字了,需要澆鑄新印版的時候,只要把字模拿出來放在耐火泥里壓幾個坑就行。
等用完了再把字模洗干凈,裝在木箱子里,里面墊上毛布,再澆上桐油,最后封存,這金屬的東西,只要用油一直養著,保存千年一點問題都沒有,如此,羅沖的心愿也就達成了。
~~~~~~~~~
月底收月票了同志們,有月票的支持下(≧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