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了高產玉米的耕種面積,原有的農田全都改種低產的大小麥和不能當主食的大豆、花生,再加上釀酒對糧食的消耗,不出兩年,鑫部落70%的人口就會失去活命的口糧。
人口銳減倒不至于,但是底層的農民吃不上飯的話,歷史已經無數次證明了,那就只有一個結果,‘揭竿而起’。
就算沒人揭竿也沒關系,羅沖可以派金吾衛的臥底來帶頭揭竿,領導底層吃不上飯的農民推翻鑫部落舊有勢力的統治。
這期間漢部落會給起義軍提供各種物資支援,也可以教他們出海打漁,到時候再順道把生長周期短,高產量的水稻推廣一下,重新填飽他們的肚子。
可不要小看了水稻,雖然水稻可能沒有玉米高產,但是也差不了多少,可最重要的是,大米是精糧,完全不是玉米這種粗糧可以比的。
這樣一來,漢部落就可以名利雙收,把竹島底層百姓的人心牢牢地抓住,讓他們知道漢部落比原來鑫部落的高層要好上無數倍,這個時候,羅沖再強勢登場,重新建立秩序,有必要的話,他也許會把所有竹島的人口全都遷到大陸這邊,然后再換一批自己人過去,徹底的占據鑫部落的地盤。
這個計劃被羅沖稱為美食計劃,用各種美味的食物給鑫部落造成負擔,徹底壓垮他們,然后再由漢部落接手。
前半部分是陽謀,而且是以推廣美食為主,阻力不會很大,畢竟沒有誰能抵擋的住天朝美食的誘惑。
后半部分是陰謀,但是漢部落基本不怎么參與,就算鑫部落打得昏天暗地,也對漢部落造不成什么影響,除了時間長了一點,整個計劃堪稱完美。
這個絕密計劃只有羅沖和金羿兩個人知道,其他的就連那些準備臥底的金吾衛們,也只知道自己的任務,其他的一概不知,因為有時候知道的越少,反而越安全。
牛尾的一百人被分成了幾組,釀酒,種麥,榨油,磨豆漿,做豆腐,還有一組被分到燒制瓷器的官窯,每組十幾人,且這些人的周圍都有一兩個金吾衛的臥底在,和他們一起朝夕相處的干活,為以后的潛伏做準備。
安排好牛尾一行人近期的活動之后,整個接觸和潛伏的過程都交由金羿來管理,羅沖就放手不管了,只讓金羿隔幾天給自己匯報一下情況,然后他自己就跑到了瀏陽郡新建的造船廠,為他們做一些技術性的指導。
漢部落想要快速的插手南方的事情,甚至在三年之內去草原建城,沒有快速的交通是不可能實現的,而現在快速提高運輸能力的方法就只有一個,那就是發展航運。
航運在各種運輸方式里面,是出了名的載重大,這一點連火車都比不上,可以說,在陸地上沒有火車的時代,水路航運就是最高效,最快捷的運輸方式,再加上漢部落的郡縣大多都依靠河流建設,船運的優勢就更大了。
這天羅沖來到造船廠,就看到了工匠們正在研究自己給的圖紙,也有的在處理木材,或者建造一些造船所需的特種設施,比如說:蒸籠(蒸龍)。
這是一種超長的板材處理設施,主體是一個鍋爐和長達30米的長條形籠屜,可以把整根的木板放進去蒸,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給木材加濕,同時也是利用高溫來使木材軟化,增加木材的韌性,使其可以彎出更圓潤的弧度,是加工船板必不可少的一個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