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老師這邊講解的很好,另一邊的語文老師講的就更好了,因為羅沖以前就是這樣教的他們,他們只要按照羅沖以前教的方式來就行了,至于漢禮這本教材,主要就是教禮儀制度的,還有各等級相應的禮節制度,以及各種祭祀相應的禮節制度,只有把這種‘規矩’推廣出去,才更有利于羅沖對漢部落的掌控,否則等人口越來越多的時候,早晚有一天要出亂子。
另外就是和中國文化相同的理念,羅沖也一直是這樣做的,那就是不以人種,宗室,來給漢族定義,而是用生活習慣,文化來定義漢族,這樣短期來看有助于漢部落的繼續擴大和百姓的團結。
因為漢部落土生土長的同族才有幾個,大部分都是以氏族的形式吸收進來的,可你能說他們這些后加入的不是同族嗎?當然不能,這不利于團結。
所以只要他們穿著一樣的衣服,說著一樣的語言,和別人一樣的生活方式,那他們就是同族,漢部落不以姓氏和人種來區分是不是同族,就算他不是同族,不會說漢語,只要教會了他們,那他們也一樣是同族。
也正是這個原因,歷史上雖然漢族人執掌的政權不斷被顛覆,但是幾千年來到現在,中國還是叫中國,其中文化定國的理念可謂是重中之重。
檢查了一圈書籍和教師們的準備情況,看到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準備著,羅沖就放心的離開了學校,轉身去了教學樓旁邊的官署大樓,然后召集那些管事的官員開會,給他們布置今年的招生任務。
義務教育和強制招生,凡漢陽城和汝陽城的居民,(瀏陽郡另發),家中子女七歲以上,成年(十三歲)以下,全部都要入學,有特殊情況及時上報各地官署,各學生家長要積極配合,給學生準備好相應的學習用具和學習環境,在秋季第一個月末,也就是今年的八月二十八號到學校報到,進行分班,領取書本,等事宜。
入學不需要交學費和書費,只用自己準備文具和書包就行,文具在學校出售,學生著裝必須穿戴干凈整齊,長袖上衣,長褲,步襪,鞋子或靴子,另準備喝水容器一個。
無故不讓孩子上學者,父母有罪,罰款五百元,充勞役兩個月。
八月二號的這一天,一模一樣的公文同時出現在漢陽城,汝陽城,瀏陽郡三個地方,學校門口,城門里外,官署門口,鬧市路口,水井旁邊,全都張貼著一模一樣的公告,并且旁邊還有小吏或者招募的閑人在旁邊為路人講解公文內容。
此消息一出,大半個漢部落都炸開了鍋,這可是個大消息,沒過一天,城內的所有居民就都知道了這件事情,七嘴八舌,東家西家的湊到一起討論了起來,大家還不知道這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
“上學?上學是啥,那么小的孩子也要征集起來去干活兒嗎?他們能干什么事,還要準備那么多東西。”
有看不明白的農民以為又是官府要召集勞役干活兒,可這次專門招小孩兒是個什么意思,從來沒聽說過啊,再說讓小孩去了也搬不動什么東西吧,那些力氣活還是要大人才能干的。
“不是干活兒,上學就是去學校上課學習,學認字寫字,懂了嗎。”一名黑衣小吏站在公告牌旁邊,給圍著自己的眾人解釋道。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