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禮制,這就是野蠻人和文明人的區別,這是真正開化了的象征,遠不是自己的有姜氏能比的。
再次進了一個空的教室,里面已經被打掃的一塵不染,桌椅板凳也被值日生們擺放整齊,黑板上的作業還沒有被擦掉,雖然姜宣不認識那寫的是什么,但也能明顯的看出這和剛才那個班的東西不一樣,但也相差不多,反正他都不認識......
游伏給他們依次介紹了漢部落的教學方法,黑板和粉筆的用途,學生們怎么學習等等,然后就領著人上了二樓。
對于高層建筑內安置樓梯這種神奇的創意,不管是有姜氏的眾人,還是貍部落的人,全都感覺無比的神奇,更是對這種多層建筑的創始人崇拜不已。
“這樓...樓梯夠結實吧?”姜勇半信半疑的把一只腳踏上樓梯,還是很小心的問道。
“你就放心吧,看到樓梯下面那些比人還粗的大梁了沒有,就算樓梯上塞滿了人,這個樓梯也不會塌的。”
游智說完就直接拉著姜蕾幾步竄上了樓梯,上樓去追趕游伏他們去了,剩下姜勇在下面猶豫再三,最后還是硬著頭皮走了上去,但依然還是死死的抓著扶手,這樣的表現直接惹得游智哈哈大笑,沒想到當初那個敢在水里拼命的漢子,居然會有畏高這樣的毛病,這還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來到二樓就沒有什么新鮮感了,除了比較高之外看起來和一樓沒大多的區別,隨便挑了兩個教室參觀了一下,游伏就帶著他們上了三樓,不過為了顯出上下樓的通道又多又方便,這次則是帶他們走的側樓梯,雖然不如中間的大樓梯寬敞,但多一個樓梯就能多分擔一些上下樓的人流,也表現出了設計者對于安全方面的考慮。
一直等爬到了三樓,當姜宣等人站到了一間教室的窗戶前,這才感受到瀏陽郡的規模之龐大。
從窗戶向遠處眺望,幾個相同大小的坊市依次排列,坊市內的街道房屋鱗次櫛比,又正值傍晚時分,一家家的房頂上都冒出了炊煙,放學的孩童和巷子里的黃狗兜兜轉轉的做著游戲,再向遠望一些,竟能俯瞰整個碼頭的全貌,數不清的大小船只停靠在河邊,以牛馬作為牽引的車輛也載著各種貨物著急的向著各個坊市趕去,真是一派人間天國之美景啊,夢中的神國也不過如此吧。
從來沒上過高樓的眾人就這么愣愣的站在窗臺前眺望著遠處的景色,直到游伏出言將他們喚醒,這才又去了其他方向的教室觀看。
事實證明,教學樓作為瀏陽郡為數不多的高層建筑,確實具備了觀景樓的功能,從東面的窗戶可以俯瞰隔壁的坊市和碼頭,從南邊的窗戶就能看到被一條條水渠分割規劃的農田,農田的面積對于姜宣來說更是駭人,他甚至不敢想象,如果漢部落沒有那些先進的農具和牲畜,怎么才能耕種的過來。
還有,那些引水過來的水渠更是夸張,不知道要動用多少的勞動力才有可能修成,甚至還有那些杰出的設計者,是誰想出的這種用水渠灌溉農田的方法,如果有姜氏也有這種能力,他們就不會只在河面開墾農田了,離著河水比較遠的地方,也能像漢部落一樣開發大片的田地。
再走到北面和西面的窗戶,看到的又是另外一番景色,學校另外三棟同樣高大的教學樓,還有文具商店、食堂、操場這樣的設施,再到學校之外的各種工坊,不遠處的郡守官署,以及下轄各司用來辦公的獨立院落,無不顯出井然有序的硬朗作風,城內的街道規劃的也很好,四通八達不說,兩邊還移栽了樹木和綠化帶。
親眼目睹了這樣的一個漢部落,有姜氏的眾人只感覺自己越來越自卑,旁邊貍部落的幾個人倒是心情很好,畢竟他們已經明確表示了要加入漢部落,這就意味著以后他們也屬于這里的一份子了,倒是沒什么好羨慕的。
“游團長,不知道咱們所在的這個瀏陽郡有多少人口,漢部落又有多少個像瀏陽郡一樣大的聚居地?”
等領著姜宣他們轉了一圈后,最后回到了一個類似客棧的官方招待所里,豐盛的食物被擺上飯桌,姜宣這才問起這個曾經問過游伏一遍的問題,雖然曾經聽游伏說過,但是聽別人說是一回事,自己親眼看見的又是另一回事,這給人的直觀印象是非常不一樣的。
游伏也不知道現在瀏陽郡有多少人口,于是只好看向了旁邊的大樹。
“瀏陽郡這里的坊市大概有兩萬多口吧,位于西邊的一些新設村莊也有兩千多人。”大樹簡單的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