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養蜜蜂還有別的用處你知道嗎?蜂蜜的保質期有多長你知道嗎?蜂巢除了能用來吃還能用來做蜂蠟你知道嗎?蜜蜂除了采花蜜還能放到溫室大棚里傳粉你知道嗎?”
羅沖看著一臉懵逼的姜宣和手舞足蹈在那里翻譯的游伏,毫不留情的繼續說道。
“這些你都不知道,所以呢,你只能把祖先傳授給你的東西再原封不動的教給你的下一代,這個過程中沒有一點進步,難道這樣做就是對的嗎?
身為后代的祖先,如果你只是起到一個傳話筒的作用,不能創造更多的知識技能傳給下一代,那請你捫心自問,你這樣能對得起當初開拓進取的祖宗嗎?你這樣能對得起嗷嗷待哺的后代嗎?”
羅沖的話一說完,不只是姜宣和姜勇,就連旁邊的游伏和鴻臚寺少卿也都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首領的這番話發人深省啊,難道我們學會了祖先教授的技能,然后就開始混吃等死嗎,只要把自己學會的東西再交給下一代,看著自己的孩子結婚生子就算完成了人生任務?
“可是自己什么都不懂,該如何去創造更多的東西出來?”
這又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不是每一個人都是天才,誰又能保證自己的這輩子就能為后代留下點有用的東西傳承下去呢?
這么說也沒什么毛病,但羅沖的話剛剛說完,再這么想的話,似乎又是在給自己混吃等死的行為找借口......
于是就聽姜宣問道:“漢首領,我覺得你說的話很有道理,可是就像你剛剛說的一樣,有些事情我們也不懂,不說我們有姜氏,就算是漢部落那么多的人口,也不可能人人都像漢首領一樣博學,那我們該怎么做才能給后代留下更多的傳承?請漢首領教我。”
“這有何難,既然不會那就去學啊,不是人人都會創造,也不是人人都是天才,但是我們把最基礎的東西教給一百個人,里面總有那么兩個聰明的能夠創造出新的東西來,不管創造的是什么,這都是好事,然后我們再讓更多的人去學習,去總結,學到這些新東西的人又會衍生出自己的知識,哪怕是一千個人里面有一個,那我們也是賺的。
如果你認為剩余的其他人就沒辦法創造價值,那你就錯了,我們身為部落的管理者,只需要提拔其中那幾個聰明人,賦予他們更大的權力,就能讓這少數的聰明人帶領剩余的族人去做更多的事情。
就比如你從瀏陽郡過來時在路上看到的,我們既然知道了挖掘人工河修建水渠,可以開墾出更多的農田,那我們就可以讓少數的聰明人帶領其余的族人去挖,哪怕我們現在的田地足夠所有人吃飽肚子,但是以后呢?
百姓生活安定,糧食充足,這樣下去人口肯定會越來越多,比如你生了五個孩子,這五個孩子每人又生了五個孩子,人口就會翻25倍,大量的人口增長肯定會需要更多的田地來生產糧食,如果我們現在不開始打算,難道還等著子孫后代長大了再去想辦法挖河修渠嗎?
這倒不是不行,可挖一條河又需要多少年,既然我們現在就能做,為什么還要去留著給子孫想辦法呢?子孫那一代自然還有他們自己的事要做,他們也要為自己的后代做出貢獻和傳承,我們不能把這種事情托著給后代去干,不然那樣和我說的混吃等死有什么區別。
你如果拖著不去干,你的子孫就會跟著你學,也不去為他們的后代去打算,這樣部落還怎么發展,還怎么進步。
所以我們要以身作則,身為父母的怎么做,將來孩子就會跟著怎么做,這是環境塑造的性格,雖然不說是肯定的,但確實有一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