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長武器主要分為三類,一類是矛,也叫長槍,只能用來刺擊,按照長短和使用方式也能分出很多種,但大體上只有兩個小分類,一種是手持的長矛或長槍,另一種短小輕便的投矛,屬于遠射型投擲矛類。
第二類是戈,其造型相當于一把長柄鐮刀,木柄前端有一個橫置在側面的短刃,使用方式分為啄和割兩個動作,也就是橫著揮舞木桿,把前面短刃扎在敵人的身上,扎中之后還可以往回拉,就像鐮刀割草那樣,可以把人的身體整個豁開,這個動作被稱為割,用的比較熟練的人,甚至可以用這種大鐮刀割斷敵人的脖子,也常用來橫置在戰車上收割敵人的人頭。
不過以上這兩類長兵器功能都比較單一,一個只能刺,一個只能啄或割,但是第三類的戟就把這兩種武器融合到了一起。
這東西早在春秋戰國就大量裝備,一直到了隋唐兩宋時期也不少見,只是被改了名字,被隋唐名將羅成,宋朝名將岳飛稱為鐮刀槍。
聽這名字就知道是個什么東西,說白了就是在長矛的矛頭下面又增加了一個鐮刀頭,等于把矛和戈都裝在了一根木柄上,既可以用來刺擊敵人,也可以像戈一樣啄擊,甚至用來鉤馬腿或者人腿,是槍步兵最好的長武器,不管是用來步步對戰,還是步騎對戰都能起到很大的優勢。
不過這個好用的東西在歷史上一直沒有發展起來,最后反而被長槍一家獨大,其他的戈和戟都消失了,就是因為這種武器有一個致命的對手,鉤鑲。
一手鉤鑲一手長劍,什么戈和戟在天敵鉤鑲的面前都得跪下叫爸爸。
鉤鑲就是一個小盾牌,上下兩端裝兩個鐵鉤子,等你用戈或者戟過來啄我的時候,老子先用鉤鑲上的盾牌一擋,然后順手用鉤子鉤住戈或者戟的拐彎處,讓你收不回武器,這個時候再用另一只手給你來一劍,你連擋都沒法擋,只能睜著眼等死。
但是羅沖不怕,因為只有他自己才知道鉤鑲的秘密,只要他自己不把這種戈和戟的天敵整出來,那漢部落裝備的鐵戟就是無敵的。
再說這個敲竹杠的考核,讓被考者用竹竿頭部敲擊與肩同高的竹杠,其實就相當于拿著戟往敵人的肩膀或者脖子上啄,動作其實是一模一樣的。
另外給不同目標的位置涂上不同的顏色,一是為了測試被考者的反應速度,二是也能看看他們是不是色盲,可以同時達到不同的目的。
這個考核也是以速度最快,擊打顏色正確,有效擊中最多者為優良。
除了這些技術類的考核之外,還有第六項體能考核,每人身負兩個裝滿沙土的竹排,就是八節裝滿沙子的竹節,前面四個后面四個,分別綁在前胸和后背,然后跑十公里。
不要求跑出隊形,完全以快為目的,誰跑的最快誰的成績就是優秀。
最后的兵種分配按照綜合成績評定,每個兵種需要什么標準誰也不知道,所以哪怕那些士兵作弊,他們也不知道該在哪個項目上裝,因為這一共六個科目,是所有人都要考的,根本沒有針對。
而且為了不讓他們弄虛作假,所有人還被告知了一個消息,綜合成績優異者會被選為軍官,這樣就更不會有人作弊了,因為想要綜合成績優異,那只能在所有的項目上全都發揮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