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又被告知需要妥善保存這種‘戶口本’,以后分發物資和安排工作,甚至發工資什么的,都需要憑借戶口本來辦理,那些遺族的族長們為了多領到一些物資,自然也不會有瞞報人口的可能。
拿到戶口本的百姓很快就領到了鐵鍋和布匹工具等物資,又在漢部落那些負責分配物資的工匠處學習到了新的烹飪技術,很快,一種新的烹飪方式就快速在營地中傳播開來。
土灶加鐵鍋,木柴燉魚、肉,再往鍋沿上貼上一圈玉米餅子,簡直不要太美味。
只可惜這里沒有什么蔬菜可以吃,這要是在漢部落本部,每家每戶都會在冬天存一地窖的蘿卜和卷心菜,大白菜這種神奇的植物漢部落目前還未發現,實在是可惜的很,不過這樣的生活已經很讓那些遺族的百姓們滿足了。
新送來的布匹也被按人頭發放了下去,不多,基本只夠做身內衣,外面還是要穿獸皮才行。
這一點哪怕是在漢部落也是差不多的狀態,不過好在漢部落這些年飼養的綿羊很多,到了冬天幾乎人手一件羊皮襖子,畢竟這是最常見最普通的一種可以用來保暖的獸皮了,其他的要么少,要么太貴。
漢部落從今年年初開始試種棉花,獲得成功后,緊接著就推廣了出去,把所有的種子全都種了下去,一直到冬季來臨,也只收獲了一季棉花,而且也不是很多,全都被小蝶拿去織布用了。
不過那些新繁育出來的種子都留了下來,只需等到明年開春,漢部落就可以實現部落內全面推廣棉花種植,等到明年再收獲兩季,有了足夠的棉花存貨,到了明年冬天的時候,百姓們就可以穿上用棉花做成的衣服和被子了。
織布其實一直都是次要的,能織布的纖維有很多,但是拿來當填充物,還能用來保暖的纖維,是真的不多,沒有棉花的話就只能用羊毛,但是想用羊毛做到讓所有百姓穿上棉襖蓋上被子,那實在是太難了,漢部落得養多少的羊才行。
至于鞋子,漢部落是不發的,那東西一般也都是族人們自己制作,雖然這些遺族的百姓們沒有舊衣服可以拿來做鞋,但是草鞋依然也能穿上一陣子先頂著,別看只是草鞋,其實也能編成密不透風的長靴,冬天照樣可以穿的那種。
穿上了新意,腳踏新鞋,家里有柴,鍋里有糧的遺族百姓們,這個時候也有了更多的學習機會,冬天都待在家里沒事干,于是就有人專門跑去看新來的那些工匠制作器械。
木制水桶,木制獨輪車,鐵器菜刀,農具,這些技術上的活計還是遺族百姓們第一次見到,看到一塊塊平凡的木頭和鐵塊在工匠們的巧手中變成各種好東西,有人當場就準備報名學習。
游野針對這個情況,也是做出了一些安排,這里是前線反攻大本營,既然掛著這個名頭,自然要更加小心幾分,讓所有成年男性保持足夠的兵力是不能少的,那么現在想要學習技術的話,就只能讓未成年的那些半大孩子先學,至于成年人,游野就直接答應他們,想要學習技術,就等到以后回到漢部落的時候再學,漢部落還有更多的技術可以教他們,到時候的選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