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羅沖親自下令,下面的數據很快就上報了上來,羅沖草草的掃了一眼,結果還在他能接受的范圍之內。
百姓的平均壽命有了明顯的增長,最突出的就是年齡超過四十歲的人越來越多了,這在以前幾乎是不可能的。
新出生的孩子也很多,由于羅沖的幾項鼓勵生育的政策,比如生孩子可以領幾畝免稅的地等等,漢部落的那些家庭都在積極的造人繁衍,僅兩年的新出生人口,就已經超過了三萬人,這對總人口只有十幾萬的漢部落來說,已經不是一個小數目了。
當然,這個數據說的是目前還活著的新生兒,不算中途夭折的。
漢部落六歲以下幼童的夭折率,數據上顯示的是37%,觸目驚心的數字,但還在羅沖的預料之內,說實話沒有超過50%,他就已經很慶幸了。
就這,還是他努力提高了人民生活質量之后的結果,這要是在沒有漢部落之前,那些氏族的幼童夭折率還不知道有多嚇人呢。
羅沖記得古代人15歲以下的夭折率在30%左右,依然很可怕,但好歹低于三分之一,兔子剛建國的時候也統計過這方面的數據,新生兒夭折率在千分之二百左右,五分之一的孩子都死在了襁褓中,當時鷹醬家的孩子夭折率在千分之六十,要低上很多。
漢部落還在原始時代,雖然在某些方面已經很發達了,但還是不能否認這個事實,漢部落要做的事還有很多,要走的路也很長,羅沖還要繼續努力。
又看了下關于死亡原因的統計,需要改進的問題也就明確了。
根據下面統計上來的數據顯示,漢部落新生兒超過百分之十是在分娩的環節中死掉的,也就是說,這一部分的孩子連生下來都沒有,就直接沒了。
這還不是最可怕的,更可怕的是,通常發生這樣的情況,孩子的母親也很難活下來,難產,大出血,都是導致一尸兩命的罪惡元兇。
當然,最直接的原因,還是因為產婦年齡過小導致的,這是個無解的難題,唯一的解決辦法就只有提高產婦年齡一條路可走。
這個跟醫學沒關系,這是社會政策的問題。
但是一下子把婚配年齡拉上來顯然也不現實,現在漢部落的成年標準是十三歲,放到現代也就是初一初二的年紀,還是太小了些,可要是直接把年齡拉到十八,估計很多百姓也難以接受。
羅沖自己也不能接受,這會延緩漢部落的人口增長,但是有問題不能不改,所以他決定通過逐年提升成年標準的方法來解決。
一年把成年標準提升一歲,今年十三歲成年,明年十四成年,后年十五,最后把成年標準定在十六歲,用三四年的時間來慢慢過渡,讓人們逐漸適應,又不會嚴重影響人口增長。
十六歲成年結婚,在現代也是個很普遍的年齡標準,比如二毛,南棒,這些國家的法定婚配年齡就是十六歲。
提升年齡標準后,還要完善生育醫療體系,比如培養專業的接生人員,或者直接弄個婦幼保健院出來,按區域劃分部署,生孩子到當地的婦幼保健院去生,這都是有效的解決辦法,但是從長遠考慮,羅沖還是更傾向于第二個,弄專業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