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所這里有不少鐵匠和鑄匠,都是漢部落最頂尖的,同時他們也是漢部落唯一掌握了氣焊技術的一批工匠,不過在研究所里,他們統一被劃分為金屬加工組。
按照羅沖的要求,他們先是鑄造打磨了幾種不同直徑的實心鋼棒,用來當作鍛打處理時的冷骨,也就是用來定型的芯材。
制作完成后,再用手工鍛打的方式敲出來一些不同直徑的鋼管,最后經過切割,彎折,然后再按照羅沖的要求,用氣焊焊接到一起,這樣一個大體的自行車架就做出來了。
鋼鐵鏈條的制作,其實用手工也行,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各個零件的尺寸,手工制品不嚴謹,不能通用,一直都是常態,為了將來能夠大量的推廣自行車,羅沖干脆把鏈條沖壓機也搞出來了,算是徹底解決了標準鏈條的零件通用性問題。
==========剩下的明天上午刷新一下吧============
比如幾個燈塔里面的核心照明設備,都是在這里完成的,其他正在研發當中的項目,還有鍍銀玻璃鏡,望遠鏡,顯微鏡,天文望遠鏡等等......但是短時間內都沒取得什么重大的成果,羅沖也不著急,就讓他們先慢慢研究著。
橡膠研發小組也承擔了新的研究任務,分別是三種新的橡膠制品,氣門芯,皮球充氣內膽,充氣輪胎這幾樣東西。
沒錯,羅沖還是對自行車下手了。
在研究所的大廳里,這里已經停放了好幾輛‘自行車輛’,其中有全木制的大小三種自行車,還有竹子和木頭拼接的大小三種自行車,以及三種型號的腳踏三輪車。
這幾種新型車輛的出現,頓時把研究所的一眾科研人員驚的下巴都要掉了下來,說起搞發明創造,他們真的敢摸著自己的良心說,除了自家首領,那是誰也不服,首領的腦袋就像開過洞一樣,各種奇思妙想隨手就來,讓人不服都不行。
雖然這幾種‘腳踏車’都是木頭和竹子制作的,實用性能很差,但它們確實可以騎行,這說明羅沖的想法并沒有什么問題,唯一的問題就是材料不合適,只要找到合適的材料和制作工藝,還怕這東西無法普及嗎?
就拿那個鏈條和齒輪的傳動結構零件來說,研究員們都稱贊羅沖是神人,居然能想出這種奇怪但是又異常實用的傳動結構。
過了一段時間,羅沖要的腳踏車沒有攢出來,倒是那些研究員們用羅沖的大小齒輪和鏈條機構弄出了一些小東西。
比如用鏈條齒輪帶動的腳踏砂輪,用來磨刀或是打磨東西簡直不要太方便。
而另一個人,也用羅沖的這套大小齒輪和鏈條組成的變速傳動系統,搞出了一臺腳踏動力的小型臺鋸,通過大齒輪來帶動圓形鋸片上的小齒輪,可以圓鋸轉速飛快,拿來處理一些木頭零件毫無壓力,簡直可以稱作木工神器。
最關鍵的是,這東西比較小,可以隨意拆解和組裝,不受風力和水力的自然條件限制,搬到哪里都能快速組裝起來使用,對于加工小件木制品來說,確實非常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