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沖也沒想到漢部落最強的一個光學物理大佬竟然還有密集恐懼癥,而且看起來竟然還挺嚴重的樣子。
不過鑒于這個原因,恐怕鰲飛以后都沒有用上顯微鏡的機會了,畢竟顯微鏡看到的微生物,基本上都是密密麻麻的,有密集恐懼癥還怎么看?怎么研究?
于是乎羅沖只好放過了鰲飛,讓他去監督身份證樣品的摩擦實驗,然后羅沖自己一個人繼續擺弄這個顯微鏡。
放大五百倍之后血液樣品已經可以清晰的看到血液中游動的黑色小點點,但這個倍數還不夠,因為羅沖知道血液的成分是由紅細胞,白細胞,以及血小板組成的,現在這個倍數顯然還沒有可以將它們區分開的能力,于是他用那臺專用的管式照相機拍攝了一張負片后,又換上了總數一千倍的物鏡。
當血液標本被放大一千倍后,顯微鏡下的世界一下子就清晰起來,扁圓形,中心內陷的紅細胞立刻就被呈現了出來,紅細胞的形狀很像平常吃的柿餅,圓圓扁扁的,而白細胞和血小板就比較丑一些,像是探出了很多觸手的鼻涕蟲,不過一千倍的大小還是不足以區分它們,于是羅沖再次拍下一張底片后繼續更換物鏡,這次直接換成了最大倍數的一千六百倍。
不過換完之后,看著顯微鏡內的微觀景象,羅沖還是比較失望的,雖然他心里早就知道了結果。
正常情況下,血液樣本即使放大到兩千倍,也是很難區分出白細胞和血小板的,想要清楚的觀察到白細胞或者血小板,最少也要三千倍的顯微鏡才行,若是想要觀察單只的細胞,甚至是里面的細胞核,那少說也要五千倍才有可能實現。
不過這個倍數對于漢部落來說實在太過遙遠了,即使是在前世,他也沒聽說哪有純粹的光學顯微鏡能夠達到這個倍數,要是上萬倍的電子顯微鏡,那就更不知道猴年馬月了。
“看來暫時顯微鏡的用處還不是很大!”羅沖心里暗暗的想到,然后又給一千六百倍的血液樣品拍了一張照片,這才開始清理實驗器材。
將物鏡全都卸下來放進盒子,載玻片的血液樣本直接沖洗掉,管式照相機也直接收起來,然后拿著三張負片就去找去病了。
這三張照片他要讓去病洗出來,然后放大到相紙上,拿去給醫學院的人長長見識。
......
之前拍攝身份證樣板的光學實驗室里,三個實驗組還在做著磨損測試,因為是手動摩擦的原因,許多親衛早就累的手都酸了,幸好跟著羅沖來的親衛人數不少,大家輪流開擼,這才保證了實驗的持續進行。
羅沖回來后先將三張玻璃底片交給去病,讓他沖洗負片,然后對指導監督實驗的鰲飛問道。
“三組對照實驗進行到什么程度了,大約磨損了多少次?”
“回首領,已經換過兩次人了,基本上三組都有十萬次以上的摩擦次數了。”鰲飛見羅沖問詢,趕忙過來報告道。
“十萬次,那應該差不多了,停了吧。”羅沖琢磨了一下,就讓他們停了下來。
至于是否真的有十萬次,他倒是沒有懷疑,畢竟只是擦拭一張一寸大小的照片而已,就跟擦硬幣差不多,這么小的目標,一秒鐘都能擦好幾次吧?一秒三次的話,一分鐘就一百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