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子彈的成本并不會貴上多少,但是制作工藝上卻要多一個步驟,好在漢部落并不需要那么多的鋼芯穿甲彈,因為沒有哪個敵人會有那么多的裝甲,能夠威脅到漢部落的勢力,別說是鋼片甲胄,就連木頭盾牌或者皮甲都不是很多,所以完全不需要擔心這個問題。
改進型步槍仍然沿用了老槍四條右旋膛線的射擊,唯一的區別就是纏距比老槍縮小了一點點,提高了彈頭出膛后的自轉速度,這樣就可以讓彈頭飛行的彈道更加低深平直,這也是為了縮小子彈口徑特意做出的改變。
經過這個小小的改進,讓改進后的步槍雖然槍管縮短了十五厘米,但是飛出去的彈頭仍然能夠保持三百米內不下墜的特性,這樣一來,在槍械瞄準具上就不用再做其他的改動了,可以直接省略掉測試彈道,重新制定射擊標尺的步驟。
而且7.62毫米的全威力步槍彈,和原來八毫米的子彈相比,穿透力變得更強了一些,在威力方面可以說是有增無減,而且因為子彈藥筒直徑縮小了緣故,裝藥量也對應的減小了一些,這就導致了后坐力方面也對應的減小了不少。
總的來說,改進后的7.62毫米全威力彈,在各個方面都要比老型號的子彈強上一些,就是不知道在機槍上面使用的時候效果怎么樣,不過子彈數量有限,再加上天也快黑了,所以羅沖并沒有要求測試機槍。
環境適應,便攜性測試,威力和精確度測試,這些都測試完出結果的時候,另一邊的槍械壽命測試也進行的差不多了。
連續不停的打了一萬發子彈,這是以前的老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要是用老槍打一萬發子彈,膛線早就該磨平了,到時候成了滑膛槍,彈頭失去了自動旋轉的能力,打出去的子彈走不知道飛到了哪里。
新槍打完一萬發子彈后,羅沖先讓人給槍做保養,好好清理擦拭一遍,再給零件涂上槍油,最后把槍管卸下來,用電石燈對槍膛內壁進行強光照射,發現里面的膛線雖然磨損了不少,但仍然可以用肉眼清晰觀察道,這就說明射擊一萬發后,槍管的磨損并不是非常嚴重,仍然有繼續使用的價值。
那么現在只需要再實際測試一下一萬發后的精準度,就可以最后得出結論了。
對于最后一輪的精準度測試,去病主動請纓,由去病親自給槍做了一遍保養,然后壓滿子彈開始在靶場射擊三百米人形胸靶,三百五十米靶,四百米靶......一直增加到六百米靶。
再遠的話,也可以打,畢竟是能當狙擊槍使用的山寨98K,但是再遠的話,肉眼就看不到目標了,超過六百米的距離,除非視力變態,否則只能通過瞄準鏡來射擊。
從三百米開始,每個靶子打十發子彈,總共一百環,最后根據環數來確定最終成績。
為了不受‘個人’因素的影響,比如誰的槍法更好的問題,所以除了去病之外,羅沖還另外隨便點了兩名士兵,按照去病剛才射擊的順序,使用同一把槍又打了一遍,最后再拿三個人的數據做對比,才能得到比較靠譜的結果。
最后經過測試,改進型栓動步槍,在經歷過一萬次射擊以后,三百米距離胸靶測試,平均下來還是能夠拿到90分以上的好成績,說明在三百米這個距離上,槍管的磨損并沒有影響到彈頭初速和彈道,子彈飛出去還是那么的平。
至于后面的350米,四百米,450米,五百米...六百米,這些射擊距離下,打完一萬發的新槍和老槍的成績相比,并沒有明顯的差別。
這個結果就說明了,新槍的使用壽命最少也是一萬發子彈起步,而且打完一萬發子彈以后,性能并沒有出現明顯的下降,仍然具有使用價值。
僅這一條,就為漢部落省去了不知道多少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