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沖對此的感慨不多,他沒怎么親自種過田,但是他前世也見過不少東西,對于自己發展出來的東西,他心里還是非常淡定的,可以說,現在出現的這一幕,已經不知道在他心里預想了多少遍,這才是他要的東西,他要的結果。
羅沖接話道,“知道機械的厲害,你們就應該在這方面進行更大的投入,這個投入不是讓你們花財政收入買多少機械,而是讓你們加大對基礎教育的投入。
“你們應該也清楚,咱們漢部落之所以能夠造出這些厲害的機械,靠的就是研究所那數不盡的人才,而這些人才大部分都是學校培養出來的。
“只要你們把基礎教育這一塊抓好,咱們部落的人才就會越來越多,有了更多的人才,咱們才能研發更好更先進的東西造福全部落。
“這收完了麥子用不了倆月就該秋天了吧,每年秋天的幼童入學一定要給我重視起來,把這個工作給我抓好,按照戶籍仔細查驗,把那些適齡兒童全都送進學校上學去。
“如果學校不夠大了,那就擴建,拿財政收入給百姓建學校,才對的起我們從百姓身上收的稅,只有辦學,才能讓百姓的孩子受益。
“另外如果有適齡兒童不能上學的,一定要讓吏員進行家訪,調查清楚原因,要是百姓有困難,就想辦法幫他們解決困難,爭取不讓一個適齡兒童因為家庭原因而錯失了上學的機會。”
羅沖高屋建瓴的總結了一番漢部落為何強大的原因,然后叮囑佘辛把基礎教育的工作搞好,一群跟隨的瀏陽郡的官吏們也是連連做著記錄,就連羅沖自己這邊的禁衛,也有拿著小本本和鉛筆瘋狂做筆記的。
等他們記完了之后,羅沖轉頭對那個速記員說道,“回來把辦學的事情整理一下,擬個政令給我,我批復后下發到漢部落各個郡縣。”
“諾!”那禁衛連忙拱手應了下來。
佘辛也在一旁忙不迭的點頭答應,心中不禁想到,還是首領的大局觀更好一些,自己只看到了收割機的強大,卻沒看到漢部落整體都在變強,更沒認識到如今漢部落那么強大的原因,原來都是在學校上啊!
不過想想也是,漢部落每年那么畢業那么多的學生,其中大部分的精英現在都利用了起來,一些擅長律令的都進了灌輸做小吏,然后在工作中迅速成長,一些擅長做數算的,全都進了兩個研究所,就是差一點的,進工廠當個技術工人也是沒問題的。
就連那些被淘汰下來,繼續回家種地的學生,也都變得更好管理,比如民兵訓練時,上過學的人紀律性就更強,平時也認識一些字,每當官署有政令宣傳的時候,這些人最是能夠理解其中的意思,有時候還會幫忙勸慰那些老人服從政令的安排。
隨著更多識字的學生走入社會,就連他們官署的日常管理也都變得越來越簡單了。
突突突突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