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簡直太恐怖了好嗎!!!
等看完了各家的田地,古計和田洪兩人又去參觀了他們的院子。
大多數的百姓家里院子都打掃的很整潔,因為他們在這里也看到了漢部落的笤帚。
兩人不禁再次感嘆,或許這個世界上,也就只有漢部落才會專門為了打掃衛生而發明一種工具吧?!
另外給兩人印象最深刻的還有一點,那就是每家每戶養殖的牲畜都很多,不僅有雞有鴨,豬、羊這種中等體型的家畜也不少見,不過要說最多的,那還得說是兔子。
每家每戶都養了許多的兔子,多到他們自己都吃不過來,因為兔子實在生的太快了。
吃不過來怎么辦呢?那就把兔子殺了,用鹽腌一下熏成臘肉,存放起來慢慢吃。
這樣的情況幾乎在每家每戶都很常見,有的就掛在平房的屋檐下,還有的就掛在竹樓里,肉多的真是吃不完。
另外因為兔子多,兔子皮也非常的多,這就導致了兔子皮革的泛濫,現在村里大部分小孩的腳上,穿的鞋子都是用兔子皮做的,曾幾何時,就連最早建立的漢陽郡百姓也只能拿舊衣服,廢布頭來做鞋子,現在就連瓊州島的百姓,都能奢侈到拿皮革來做鞋了。
除此之外,漢部落養貓養狗的習慣也從大陸那邊帶到了瓊州島這里。
貓是捕鼠能手,自從瓊州島這邊有了貓之后,這里的百姓已經很少遭受老鼠的困擾了。
以前瓊州島的土著百姓將房子建的那么高,做成竹樓的樣子,其實就是有一部分為了防老鼠的原因。
現在他們也養殖了貍貓,就算是住在平地的院落里,也不用再擔心老鼠的侵擾了。
另外狗也是看家能手,是人類最忠誠的伙伴,而且漢部落也有吃狗肉的習慣,現在也傳到了瓊州島這里。
雖然最早將狼馴化成狗的目的,是為了讓它們幫忙放牧或者捕獵,但是隨著這些狩獵行為逐漸消失,狗的作用慢慢的就只剩下看家了,所以才會慢慢的成為百姓們菜譜上的一種食物。
只不過漢部落的百姓現在連兔子都吃不完,殺狗吃肉完全沒必要,所以會殺狗的也只是少數而已。
等看完了家畜方面,他們又去看了孩子們上學的學堂。
漢部落大陸那邊被稱作學校,但是瓊州島這邊真的是學堂。
因為這邊的人口居住非常的分散,并沒有形成人口集中的城池,自然沒辦法把大量的孩子都集中到學校里統一上學。
就算城池里建了學校,附近的孩子也會因為居住的地方距離學校太遠而去不了,到時候還想上學就只能去住宿,這樣更不劃算,對百姓來說也是增加了一筆負擔,尤其是孩子比較多的情況。
而如果不讓百姓自己出這筆住宿費還有伙食費,生活費的話,那就得漢部落的朝廷來出,但是這又得需要多大的一筆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