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排的稻草人按照陣列擺放整齊,騎兵戰士們則是排著整齊的隊伍進行著經典的切角沖鋒訓練。
所謂的切角沖鋒,就是指當敵軍排列成整齊的長矛方隊時,騎兵正面中鋒肯定損失慘重,這個時候就要把騎兵排成一字縱隊,然后以斜向45度角的方向,擦著敵軍方陣的兩個前角沖鋒。
當騎兵縱隊陸續沖過這個方陣的犄角時,就相當于用一個縱隊的騎兵去砍對方陣角上的那一個人,用這樣的切角沖鋒戰術,不管對方的方陣有多厲害,騎兵都能一個回合把敵人的陣型給打崩。
一旦對方的陣型崩潰了,那就是騎兵的天下了,就算縱馬亂踩亂撞也能踩死對方。
古計和田洪兩人還是第一次看到如此大規模的馬隊進行集體沖鋒的場面。
那場景,每個戰士都人馬具甲,森寒的鐵甲在太陽光下閃閃發光,他們手中的武器更是寒芒乍現,不管是騎兵用的長刀,還是大槊,每一樣拿出來都是那么嚇人。
這樣的一群勇武之士,匯聚幾千人眾,天下還有什么樣的部落會是漢部落的隊手?!
然而他們并不知道是,當時攻打鑫部落,攻打竹島,驍騎衛幾乎就沒怎么參加戰斗,瓊州島這里的地形壓根就沒有多少適合騎兵進行大規模戰斗的地方。
當時羅沖專門組織了一支騎兵過來,要的就是他們的快速奔襲能力,既可以用這支騎兵當作騎兵,快速突襲對方的戰略節點,又可以在己方戰事不利的情況下,迅速機動進行支援。
羅沖想的不錯,只可惜敵人實在太廢物了,壓根沒給驍騎衛制造動手的機會,你說這讓人多難受。
因為驍騎衛畢竟是軍事單位,所以古計和田洪只被允許稍微參觀一下,不過看在葉安金吾衛的面子上,古計和田洪兩人也得以穿上驍騎衛的沉重鎧甲,坐在馬背上體驗了一把騎士的感覺。
兩人還拿著長刀和大槊比劃了幾下,算是滿足一把冷兵器軍隊的好奇心。
告別了驍騎衛之后,他們就直接乘船離開了新化郡,一行人又直奔咸豐郡駛去。
咸豐郡這個地方其實條件更加惡劣一點,淡水資源少,可以開墾種植的土地也不算多,但好在這里開發出來了幾個鹽田,是漢部落最大的食鹽生產基地,附近的百姓也大多都在這里做工。
自家的產出加上在鹽場上班的工資,也算是讓他們過上了不錯的生活。
畢竟家里的產出足夠吃喝穿,那么上班打工掙得錢就可以存起來或者拿來買其他的東西了。
來到咸豐郡之后,古計和田洪兩人直奔鹽場而去。
有一說一,這兩個家伙雖然吃了一年多漢部落提供的白鹽,但不管是井鹽,巖鹽,還是海鹽,這些食鹽都是如何制作的,其實他們并不清楚。
這次來到鹽場,當兩人看到地上那堆積如山的雪白食鹽時,兩人都不禁瞪大了雙眼,就這么一個小山包的鹽,就得值多少東西啊,如果可以拿來交換人口的話,恐怕都可以直接把他們白屋族的所有人都買下來吧。
而且這里居然還有這么多,鹽場大的幾乎看不到頭,類似的‘鹽山’一堆接著一堆,怪不得漢部落能滿足整個漢部落幾十萬人口的食鹽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