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羅沖問起有喬氏的情況,大樹立刻說道。
“回首領,有喬氏的部落從開始就是游智那邊在負責的,并未讓我接手,當初游智也只是從我這里要走了十戶移民而已,后續的事情我就沒管了。
“不過聽說,有喬氏的那個聚居地并未擴大,想來是還沒有把剩下的人弄來。”大樹實話實說道。
羅沖了然點頭,也并沒有責怪他,大樹要管理的事情太多了,一個小小的有喬氏,還用不著他這么大的郡守來管。
列車勻速行駛,羅沖和大樹就在那節專列上閑聊,兩人從漢部落的科學技術水平,聊到漢部落的人口增長,從南方的工業布局,又聊到將來帝國中央的行政機構。
當羅沖透露出帝國這個概念,并大致講解了一下他所設想的三省、六部、九院、一行的職能和運行方式的時候,大樹瞬間就被驚地瞪大了眼睛。
原本大樹還以為漢部落這個部落組織,除了最大的首領之外,剩下最大的官職應該就是州刺史了,能當上一地郡守,就已經是整個部落里都拔尖的封疆大吏了,可現在看來,州刺史頂多只能算個地方官啊!
倘若真的把首領說的這個什么帝國中樞建立起來,那要增加多少官職,而他自己將來又能爬到多高的位置。
就以大樹在漢部落的資歷,還有他在行政管理方面的能力,說句玩笑話,假如羅沖有心弄個宰相的話,那肯定非大樹莫屬了。
可惜,羅沖壓根就不想弄宰相這個職位,這不是純粹給自己找麻煩嗎!縱觀歷史幾千年,華夏的各個王朝,哪個不是在皇權和相權的爭斗中度過的。
文官集團想控制皇帝,皇帝又想控制官員,雙方為了那些權力你爭我奪,費勁了腦子,而宰相呢,宰相是什么?
宰相除了沒有皇帝的名分,但他手里的權力和皇帝有什么區別......?
天下豈可有兩皇并立?!
而此時的大樹卻根本不知道羅沖所想的是什么,他還在震撼于剛才羅沖所描述的帝國中樞。
按照羅沖的說法,將來的漢帝國會有三省,分別是秘書省,尚書省還有門下省。
其中的秘書省就是皇帝身邊的秘書處,負責處理各種機要文件,并負責起草政令的機構。
尚書省則是權力最大的行政管理機構,負責管理整個國家的大事小情,由六部尚書組成,因此又叫尚書省。
最后的門下省則是審核政令,下發政令的機構。
而其中最重要的尚書省,下面又分為六部,九院,一行。
這六部,便是羅沖耳熟能詳的兵部、吏部、禮部、刑部、工部、還有戶部。
六部主官稱為尚書,又叫部堂,下設左右侍郎,為尚書的副手。
而這六部之下又分門別類的設立了三十來個分部,將整個天下所有的事情全都囊括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