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還有些東西是大樹所不知道的,羅沖在六部下面設立的分部,很多都是歷史上的六部沒有的,而是他根據現代的行政機構,還有漢部落的實際情況專門設立的。
比如說歷史上的禮部,禮部在古代,是管祭祀,禮節,以及教育,還有科舉考試的部門,甚至明朝的禮部下面還管著教坊司,也就是官辦青樓。
像是這樣的職能,羅沖當然不會直接照搬過來。
按照羅沖的想法,禮部如果只管教育和考試,那干脆稱作教育部好了。
可是這樣一來,禮部的職能就過于狹小了,因此羅沖給漢部落的禮部規劃的職能分部增加了好幾個。
禮部為大部,下設五個分部,分別是教育部,文化部,宣傳部,環保部,郵政部。
教育部顧名思義,就是管全國教育系統的;文化部則是用來對帝國各種文藝作品的審核,包括各種出版物等等,比如書籍,又或者膠片唱片,電影等等。
當然,這得將來能拍的出電影才行。
宣傳部就簡單了,主管整個帝國所有的媒體,媒體是什么,那就是控制輿論的官方喉舌,雖然漢部落現在還沒有媒體,但羅沖是打算要辦的。
現如今的漢部落已經有了打字機,有了蠟紙印版技術,有了滾筒油墨印刷機,只要再把造紙工業搞起來,那印刷報紙不就成了理所當然的事情?
報紙是什么?報紙就是紙質媒體啊!到時候發行幾份‘青年報’‘大公報’‘帝國日報’什么的,豈不美哉。
而宣傳部,就是用來管理這些媒體,控制輿論走向的。
環保部也很簡單,目前這個階段,想要做到多么高科技的環境保護也不可能,也就是雇傭一些職工,掃掃大街,清理清理污水,在路兩邊種種樹,管理一下城市綠化什么的。
禮部下面最后一個郵政部,顧名思義,就是送信的,是漢帝國的郵遞系統。
不過這只是暫時的,假如有生之年羅沖能帶著研究所把電報機搞出來,到時候肯定會把郵政部改成郵電部,手機電腦什么的羅沖已經不指望了,不然要是有了這東西,還得再加一個信息部出來,不過他壓根連想都不敢想。
有了這五個不同職能的分部,原本權限單一的禮部頓時就豐滿了起來。
而其他的幾個大部也不盡相同,紛紛被羅沖改革或者是授予了很多原本不存在的職能。
比如羅沖設想的戶部,下面就有六個分部之多。
有管理帝國賦稅的稅務部;還有管理戶籍人口的民政部;以及管理帝國財政收入支出的財政部,還有負責統計、核查數據的審計部。
并且下面還有主管全國農業的農業部,以及監管銀行的銀監部。
職能細分,但又很全面,這樣才能更加靈活全面的管理好漢帝國。
另外就是兵部,羅沖的兵部和古代兵部不同,完全就是他按照現代的軍制體系照搬過來的,雖然名字叫兵部,但在羅沖的眼里,稱為國防部也沒什么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