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跨海大橋的名字就叫做瓊州海峽大橋,學名叫瓊州海峽公路鐵路兩用橋。
和武漢長江大橋不同,武漢長江大橋的公路和鐵路是上下兩層,漢部落這個瓊州海峽大橋,是把兩種道路放在一個平面上,中間跑火車,兩邊跑馬車或者機動車拖拉機。
中間的寬度,如果鋪窄距鐵路的話,可以并排鋪四條線,如果重載鐵路的話,就只能鋪兩條線了,但不管是鋪哪一種,都能滿足雙向同時通車的需要,這就足夠使用了。
在石柱上寫了名字后,還有建橋史,什么時候開始建的,什么時候完工的,為什么要建的,這橋是哪個國家建的,是屬于哪個國家的,為了修這座橋動用了多少人力和各種資源,這座橋的建成意味著什么。
羅沖仔仔細細的在這石柱上寫了一大堆,這就是歷史見證啊,這就是主權的象征,有了這座橋放在這,誰敢說這不是漢部落的領土
什么叫自古以來這就是自古以來
等把這些都寫完了之后,羅沖才讓人找石匠,把上面的字全都刻在石柱上,最后要在題字的區域用油漆刷上黑底紅字。
至于后期的建設,則是交給其他的團隊進行。
辦好這件事后,那一萬多的戰俘終于被放回家了,不過他們也就在家里休息了一個多月,看到自己老婆孩子一切安好之后,就再次被羅沖征召了起來,只不過這次是以公民的身份被征召了。
這次放回去的一萬多戰俘,羅沖又從里面征召了四千人,全都是擅長混凝土澆筑,炸藥爆破,釘木板模具,扎鋼筋的建筑人才。
這些人雖然被征召有些不太高興,但當得知以后再給部落干活,都會發工資的時候,不愿出工的怨氣就小了不少。
而羅沖也就給他們提升到了正常的公民工人待遇水平,然后一聲令下,這些人就全都被派遣到啟泰線修鐵路去了。
鋪鐵路的活肯定用不著他們,但是開鑿山洞他們會啊,這些人以前就會炸石頭,還能熟練的使用風鎬這種工具開鑿海里的礁石,先在只不過變成了山洞而已。
另外,這些人還是架橋的能手,而啟泰線正好也有很多的鐵路橋,那就直接讓這批專業人才來干吧。
來這里干活兒,可比當初在跨海大橋干活好太多了。
這里每月的工資有四十到五十塊,關鍵不光有工資拿,還有大量的補貼,比如野外的伙食補貼,服裝補貼,回家的路費補貼,等等一大堆的好處可以拿,待遇簡直太讓人羨慕了。
他們的工資待遇可比那些工廠里上班的工人還高,當然,危險性和工作強度也要比工廠的工人高就是了。
有了這些熟練工人的加入,啟泰線鐵路距離全線竣工的時間就又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