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一過,農歷新年便戛然而止了。
二十四節氣中的雨水也已近在眼前,雖然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的冰寒還尚未消退,但南方廣遼的土地和日漸開放的社會卻是春意盎然了。
春天,耕耘的時節。
這樣的時候,不論是工人,還是農民,亦或是學生,都得收拾好舊一年的心情,彎腰把時間扶起來,帶著心氣上的鑼鼓震天,在這個耕耘的時節里開始播種。
轟烈的開學季已經來了。
大清早,和往常一樣沿著固定的路線跑過步后,張云起在自家棲鳳渡魚粉店里嗦了一碗鮮美辛辣的魚粉,幫老媽打下手招攬顧客,剛開學,店子里的生意好到爆炸,餐位早已經滿員,打包的學生排了老長的一條隊伍,張云起收錢擦餐桌端魚粉一直忙到接近八點半,才去學校報道繳費。
那時時間尚早,初春的太陽斜照著,很溫暖,卻不濃烈,校門口街邊的攤販們已經跟著市一中一起開張了,處處彌漫著煎炸小食油膩膩的香氣,人也多,很熱鬧,前來開學報道的男生們踩在發出各種聲響的老舊自行車上高聲談笑,女生們穿著永遠寬大的校服,在婆娑的樹影里微笑,風吹過她們身旁的時候,可以看到瘦小纖細的輪廓……
這就是青春的美好吧。
張云起瞇了瞇眼睛,隨著學生人流,穿過馬路來到校門口,正準備進去的時候,忽然聽見有人叫他。
他側頭,就看見了初見。
初見站在校門口的學生人潮中,懷里抱著一本《仲夏夜之夢》,相較去年,她似乎又長高了些,瘦瘦的,兩條腿又長又直,扎著素凈的馬尾辮,腳下是一雙普通的白色帆布鞋,抿著嘴巴,溫潤的陽光像瀑布傾瀉在她身上,小臉是清澈的白。
好多學生經過校門口的時候,都會下意識看這個女孩子。有男有女。
張云起倒是有些意外,往常上學初見都是及早來學校的,雖說今天剛開學,但這個女孩向來是風雨無阻不受時間空間影響的。
他走過去,笑著說:“今天挺晚的。”
“不晚,我在書店里看了挺長時間的書。”初見抿著嘴,淡笑,還伸手指了指學校門口左側的那個書店。那個書店有過兩人作為朋友相知時的第一次記憶。
張云起點頭:“過年在家里干嘛?”
初見說:“沒什么事,在家里看書。”
張云起不知道該說些啥了,這個女孩生活的全部好像都是書,挺枯燥的。雖然學習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但他并不想初見把整個心思都放在學習上。刻苦之余,還是應該多看看世界的大不同、大風景。只不過,他實在不愿意高高在上的對初見說這些義正言辭的話。他知道這個女孩的心思,他知道知識承載著她想要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