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轟~轟~
城門被砸開了,但是虎牢關的劇烈撞擊聲不僅沒有停下,反而更加劇烈密集了起來,直到轟隆隆一陣長達數分鐘的轟然倒塌聲停止,轟轟轟的巨響才算停止。
但是隨之而起的,卻是老謝的聲音。
“陷陣營!”
“大戟士!”
“從城門進去支援帝君!”
雖然私下老謝還是習慣稱呼楊妙君為老楊,但是此時在外面痛經征戰,還是代替楊妙君這個習慣的甩手掌柜,在戰場上指揮大軍作為這一路十萬大軍的實際統帥,自然還是要換一個正式一點的稱呼。
“諾!”
率領重甲刀盾手重甲戈戟手這兩大萬人步兵軍團的將領,紛紛應諾一聲,領著麾下的精銳就沖向了城門,做為楊妙君那五千重騎的后續兵馬徹底攻占虎牢關。
陷陣營和玄甲重騎一樣,都是當初在動管局世界,打著組建安保團的名義,所收攏的那數萬轉化者中挑選一部分召喚出來組成,并且這一萬五千人都是牛類轉化者,絕對的身大力不虧并且耐力驚人。
身披鐵浮屠圖扎甲,用近乎一米長的超大狗腿作為攻擊武器,手持長90cm、寬60cm,背面有皮質扎帶可以套系在手臂上使用的主盾作為防御盾牌。
和塔盾一樣,楊妙君讓人打造的三種制式盾牌之一的主盾,也是正面有尖刺,一半的邊有空洞、一半的邊有凸起,和塔盾一樣有互相對應的凹槽和凸起,可以多塊拼湊在一起組成一堵墻,或者憑借凹凸槽特意略帶的幾分活動角度,形成輕微弧度的巨大罩子,專門針對箭雨覆蓋攢射。
大戟士雖然也是身披鐵甲,但是卻不是鐵浮屠那么重的重甲,而是黑色的飛魚服搭配黑色的直身魚鱗甲和環臂鎧、飛碟盔,配備一支兩米多長的戈戟。
“狼騎為先,校刀手和先登死士隨后,隨我從城墻缺口殺進去!”
安排完楊妙君的后續補充兵力,老謝一揮手中鐵棒,帶著三支萬人的兵團,沖向了被弩炮兵團用千斤重的鐵球,硬生生砸出來的城墻缺口,殺進了虎牢關。
三千多右路軍從起兵開始,自南陽出發,一路攻占淮安、潁川兩郡以及大半個滎陽郡收攏組建,被楊妙君借用當年呂布麾下狼騎的名字命名的輕騎兵為先,當即躍馬提槍就跟在老謝身后沖了出去。
三千狼騎剛剛把尚師徒勉強組織起來準備阻擋的兵馬沖散,身后只套了一件半身鎖子甲作為盔甲,手里拿著樸刀的輕裝步卒校刀手,就緊隨而至沖了上來,將這些被沖散后還沒有重新聚攏的零散混亂隋軍紛紛砍倒在地。
“先登死士東南西北中五個營的跟我來!”
“先登死士金木水火土五個營的跟我沖!”
而在他們后面,一只手拿著60公分長的加長款AK刺刀,一只手臂綁著美隊同款圓形‘靶子’紋飾盾牌的先登死士在沖過城墻缺口后,立刻就向著兩邊分散,在掌管先登死士的兩名武將的帶領下,直接分兵向著兩邊完好的城墻上沖殺而上搶占城頭。
雖然大小的外形和尺寸是美隊同款,但是花紋卻完全不一樣。
最外一圈是鋼鐵本色,無任何裝飾和油漆涂層;第二圈是藍底浮雕九條首尾相連的青龍作為裝飾;第三圈則是青灰色做底,鑲嵌一圈兩寸長金色三棱尖釘,作為裝飾的同時也是增加撞擊時的殺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