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劉備,只是汝南袁氏的馬前卒。
前期的劉備勢力實在是太難混了。
不過,劉備的意志力,比絕大多數諸侯都要強大。
“我們大人有言,如左將軍將來無處可去,或許可以前去荊州避難。”
諸葛玄派來告知劉備的使節提醒劉備。
諸葛玄沒能帶諸葛瑾、諸葛亮兄弟前去荊州,在內疚之余,又為主公劉表留下后手。
荊州牧劉表與揚州牧蒙毅在江夏大打出手,諸葛玄認為如能獲得劉關張三兄弟相助,必定可以旗開得勝。
只是,諸葛玄不知道劉備有主公殺手的威名,會降低主公的運氣值……
劉備眼神一亮,沒想到還可以通過諸葛玄與荊州牧劉表搭上關系。
“你回去轉告諸葛先生,如北方大勢已去,備可前去荊州投靠,到時請諸葛先生切勿嫌棄。”
“那么小人告退。”
諸葛玄的使節離開,劉備為自己預留一條后路,也松了一口氣。
唯一可惜的是,劉備失去了招攬諸葛亮的機會。
巔峰狀態的諸葛亮,可以讓劉備勢力起死回生,三分天下。
“怎么劉備出馬,也無法招攬瑯琊諸葛氏?劉備與諸葛亮不是有羈絆嗎?”
跟隨劉備前來試圖招募諸葛亮的蘇半城無法理解。
只要是東漢的玩家都知道三顧茅廬,劉備與諸葛亮是君臣的模范。
按道理而言,劉備親自到來,應該十拿九穩,可以招募諸葛亮于麾下才是。
但劉備失敗了!
蘇半城百思不得其解。
蘇半城忽視的一點是,在諸葛亮成長起來之前,諸葛氏真正做主的人是諸葛瑾。
諸葛瑾已經成長起來,足以處理族內事務。
常言道,長兄如父。
現在的諸葛亮十分依賴自己的兄長,甚至諸葛亮不少知識,都是來自于諸葛瑾。
諸葛瑾可是一個才子,少時曾游覽洛陽,結交名士,又博覽群書,知書識禮,在年幼的諸葛亮眼中,兄長諸葛瑾的判斷,絕不會出錯。
諸葛瑾與孫權有羈絆,因此前期招攬瑯琊諸葛氏的關鍵,不在于劉備,而在于孫權。
“大哥,我都說直接用強,攻破塢堡,掠走諸葛氏眾人,就不會有后面那么多事情了!”
張飛在臨走前,大大咧咧,不斷向劉備抱怨。
“三弟的提議,其實也不錯,倒是大哥我有所顧忌了。”
劉備發現張飛看似魯莽的提議,未必真的是魯莽。
有時候,生米煮成熟飯,未必不是一條良策。
只是劉備注重仁義的名聲,寧愿三顧茅廬,也不愿對諸葛亮用強。
可惜,瑯琊國烽火連天,樂毅、管亥大軍已至,劉備沒有三顧茅廬的時間。
“我就說嘛,要是大哥實在找不到一名合適的軍師,就由我張飛擔任軍師好了,我張飛比起那個什么諸葛瑾、諸葛亮也差不了多少!”
張飛毛遂自薦。
“這……”
劉備竟然無言以對。
劉備見招攬瑯琊諸葛氏無望,又不愿與樂毅、管亥火并,于是選擇退兵。
樂毅、管亥與劉備等人遭遇,主要目的是為了招募瑯琊諸葛氏眾人,也沒有選擇與劉備開戰。
“將軍,諸葛氏已經選擇依附我們,請求我們不要攻打塢堡,保全塢堡內眾人性命。”
“自然好說,黃巾軍在外面駐營。”
樂毅帶領燕甲進入塢堡,留下軍紀較差的黃巾軍在塢堡外面駐扎。
諸葛氏設宴招待進入塢堡的樂毅等人。
年少的孫權騎著一匹全身雪白的戰馬,意氣風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