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
戛納某家大酒店內。
李燕歌包下了一個小廳,把《末代皇帝》《孩子王》還有《紅高粱》劇組的人都給請了過來。
不過貝托魯奇導演還有約,只是來走了個過場后,便帶著制片人一同離開了,他這次雖然只獲得了一個“評委會特別獎”,但也是主競賽單元的獎項,這對接下來在歐洲重新上映是非常有幫助的。
去年,《末代皇帝》總共在11個國家上映,幾乎九成都是歐洲國家,票房上非常不佳,只上映了短短一個月后就被腰斬,現在獲得了戛納的獎項,貝托魯奇自然是想要重新上映,甚至是在更多的國家發行上映。
“恭喜你燕歌,榮獲戛納的技術大獎!”張一謀攜帶鞏莉還有顧長衛前來參加,當看到陳愷歌也在后,留上露出一絲苦澀。不管人家獲得是什么獎,最起碼有金棕桐的提名,還順利的獲獎了。
哪像自己,白白跑來一趟不說,還花了十萬!
“謝謝。”李燕歌道了句謝謝后,看張一謀臉色不太好的樣子,還以為是生病了,下意識的看向鞏莉,只見她微微搖頭,這動作讓李燕歌眉毛一挑,似有明悟的看向不遠處正在與人痛飲的陳愷歌。
好吧!
這兩位大導演在后世也是你來我往的經常競爭。
只不過在如今看來,是陳大導演更勝一籌,特別是幾年后拍攝了《霸王別姬》后,榮獲了戛納“金棕桐”大獎,更是如履平地般的成為了國內首屈一指的大導演。
可命運是很魔幻的,過了千禧年,兩人輾轉商業片,一個跌跌撞撞毫無建樹,一個卻是開啟了國內的大片時代。
“好了,不要想太多陳導,等你去了柏林在試一試。”李燕歌拍了拍張一謀的肩膀,示意他不要太在意。
“好的。”
張一謀畢竟是快四十歲的人了,難受只是瞬間的事情,等緩和下來,也是帶著鞏莉,去前面恭喜陳愷歌去了。
大家都是西影廠的人,同事獲獎,自然是要恭喜一下的。
……
……
還在戛納這邊李燕歌舉辦了一個小規模的酒會,與認識的朋友一塊暢飲的時候,萬里之外的國內,卻是因為這次戛納之行,再次掀起了波瀾。
相比較奧斯卡來說,戛納電影節在國內的知名度就非常高了,不提香港和臺灣那邊早期的電影獲得戛納獎項與提名外,1964年,內地著名動畫女導演唐澄女士,就曾經憑借一部經典的水墨動畫《小蝌蚪找媽媽》,榮獲戛納國際電影節榮譽獎!
1983年的時候,岑范的《阿Q正傳》成為首部入圍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大陸電影,這也一舉拉開了國內對于戛納以及歐洲三大電影節大獎的追逐。
短短數年的時間,國內就有很多的影片報名參展,只是截止到目前,除了陳愷歌的《孩子王》外,就再也沒有獲得獲獎的電影,甚至連個提名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