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紀嫣然就是個例外。
紀嫣然不但有著沉魚落雁的美貌,更是冰雪聰明,善于思考,有智慧。
鄒衍滿頭銀發,紅光滿面,頗有點童顏鶴發仙風道骨的氣質。
不過,鄒衍的心境非常高深。
是天人合一的境界。
如果沒有天人合一的精神狀態,就算能夜觀天象,怕是也沒有辦法推演魏國的氣運。紀嫣然也會學了夜觀天象,可是她的精神境界不夠,思維和感知有著局限性,推演不出魏國的國運。
王希堯平靜地看了紀嫣然一眼,抱拳說道:“在下王希堯,見過紀嫣然姑娘。見過鄒衍先生。”
王希堯對鄒衍更熱情一些。
其他人都是對紀嫣然更熱情,美女嘛,哪個男人不喜歡?倒不是王希堯在裝,更不是王希堯的定力好。而是王希堯更尊重學問知識。
鄒衍這種大學問家,大思想家,提出了陰陽五行理論,可以影響后世千年。實在是令人敬佩。
陰陽家一脈會消失。
可是鄒衍提出的陰陽五行論的學問和觀點,卻不會消失。陰陽五行,將來并入道家思想以后,流傳和影響會更廣。
紀嫣然笑道:“見過希堯公子。希堯公子的大名,我在魏國都已經聽說過了。希堯公子擊敗趙平,已然是趙國第一劍客。”
鄒衍說道:“希堯公子真是一表人才。若是不知曉希堯公子是練劍客,老夫還以為你是讀書人呢。”
王希堯身上的氣質,不像劍客,反而給人一種溫潤如玉的感覺。只有讀書做學問的人,才會有這種氣質。
用“腹有詩書氣自華”來形容王希堯,再合適不過。
“哼!”
一聲冷哼傳來。
是魏國太子帶著人到了。他的這一聲冷哼,當然就是沖著王希堯發出的。
李園、李斯、韓非等人,被紀嫣然邀請而來。他們可都是不是魏國的人。
紀嫣然眉頭微微一皺。
太子殿下在這種場合居然給王希堯擺臉色看。除了證明太子殿下的心胸狹窄,讓人反感之外,不會有任何其他的效果。
龍陽君說道:“太子殿下,您怎么也來了?快請上座。”
……
才士論政正式開始。
王希堯坐在座位上,用心聽,并不發言。
論政,當然是討論如何治國。
王希堯就當是聽一場座談會。
有人提倡德治,是儒家的門徒。
有人提倡法治,這就是法家的弟子。
有人提倡無為而治,顯然是道家的思想。
總之,眾說紛紜。
各說各有理。
紀嫣然見王希堯沉默不言,問道:“希堯公子,不知你有什么看法和主張?”
王希堯笑著說道:“紀姑娘,鄒衍先生,其實我們在這里空談,沒什么意思。只要是不符合君王利益的主張和思想,無論優劣,都不會被采用。韓非,你不是提倡法治嗎?”
韓非點頭說道:“不錯,我是提倡法治。”
王希堯說道:“那你去跟魏王說‘大王犯法與庶民同罪’,你覺得魏王會不會殺了你。”
魏國太子一拍桌子,憤怒道:“胡說八道,荒謬之極。君王至高無上,豈能跟庶民相提并論?”
王希堯笑著說道:“韓非,你看到了吧。太子殿下已經生氣了。只要有人不在律法的管轄之內,那么你提倡的法治,就沒有任何意義。”
“不管是以什么樣的思想治國,只要是為百姓牟利,那么就必定會觸碰到舊有的利益規則。到時候,那些既得利益者,會瘋狂反撲。”
“你們都是賢者,是學問家,可是你們只有主張和思想,而沒有力量。試問,你們有什么辦法,讓君王接受你們的主張和思想來治國呢?”
論政?平日里說說無所謂。真要去做,觸犯了貴族的利益,到時候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君王治國,目的不是為了百姓,而是為了維護自己和家族的統治地位。
民貴君輕?
別說春秋戰國時代,就算再過兩千年,依然實現不了。
不過,紀嫣然、鄒衍、韓非等人,不停地探索思考最合適的治國之道,這種精神值得王希堯敬佩。
王希堯的話,讓眾人都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