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上檔次的宴席都是有看碟的,尤其是御宴,恨不得多一半都是用來看的。但是到了趙官家這里,就行不通了。
雖然趙桓不至于像以往那么扣,但是依舊反對浪費。
也恰恰如此,趙官家的御宴可實惠多了。
酥脆金黃的烤乳豬,肥嫩鮮艷的東坡肘子,拳頭大小的紅燒獅子頭,還有九轉大腸……眾人看下來,全都愣住了。
尤其是還在場上的趙佶,老臉不善……這個逆子,到底不給自己面子!
眾所周知,大宋皇宮的標準肉食是羊肉。
趙佶更是一次御宴能吃掉一萬頭羊的主兒,現在好了,全都換成了豬肉,完美詮釋了豬羊變色這個成語。
用得著嗎?
連肉都換了?
這豬肉可不好吃,講究的人,都吃羊肉的……其實牛肉更好,奈何不許殺耕牛。牛在農耕時代有著非比尋常的地位,牛筋牛角,都是不折不扣的戰略物資,一副上好的牛角,能賣出一頭牛的價錢,就連牛皮都是好東西,用牛皮熬出來的東西叫做阿膠,那可是大補之物。
沒錯,最早的阿膠是用牛皮熬的,后來因為牛皮用途太多,才不得不換成了相對廉價的驢皮……如果覺得驢皮阿膠太貴了,不妨用牛皮試試,畢竟這個更地道!
一個國家,能吃什么,往往代表著一個國家的高度。
肉蛋奶,這是最基本的操作,優質的海鮮,更是蛋白質的最好來源……只要條件允許,可勁兒往肚子里塞,絕對錯不了。
畢竟吃水果的猴子還是猴子,吃肉的猴子可是花了十萬年就進化成了人。
斷然沒有被幾個人忽悠兩句,就真的上當的道理。而能想出這種辦法的人,也斷然高明不到哪里去,畢竟幼兒園的小朋友得到了一些好的零食,都會裝成不好吃的樣子,生怕別人搶,說到底,也就是個三五歲的水平,倆字:下賤!
“大家伙想必看得出來,朕這一次用的都是豬肉……是不是朕故意要和太上皇作對,標新立異呢?”趙桓笑呵呵道:“還真不是,朕是仔細算過的。”
眾人繃著臉,心說這玩意還能算?
騙鬼呢!
“你們不信?”趙桓笑道:“朕不說別的,一只母羊,兩年三窩,平均一窩兩只,也就是說,一年能產三只羊羔。母豬就不一樣,兩年能生足足五窩,每一窩平均八頭小豬。你們算算,這個差別有多大?”
“孟夫子說五十者衣帛食肉,卻沒有規定一定要吃羊肉吧!”趙桓笑呵呵道:“你們說朕以養豬吃肉來實現孟夫子的王道,比起微言大義,皓首窮經,孰高孰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