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很多能在內地火起來的香江歌手一樣,陳醫生也是以國語歌打開內地市場的。
此時坐在現場支持他的大部分人,聽到的他的第一首歌其實都是國語,但之后,這些人卻會無可避免地,去翻找他以前唱過的老歌。
然后就發現,陳醫生的粵語歌貌似更棒呢!
陳醫生如果能在今天演唱一些粵語老歌,肯定會受到無數觀眾熱烈歡迎。
或者說,在座的大多數人都期待他唱粵語呢!
可從陳醫生的角度看,要是今天以粵語歌為主,會不會不太尊重現場的觀眾呢?
這兒是京城,而不是香江啊!
陳醫生當然有些擔心現場的觀眾聽不懂粵語,從而少了互動,而他,明顯是注重現場互動的歌手!
但他這討好現場觀眾的好心之舉,的確是想多了!
至少,現在看來的確如此。
王靖雯唱的《容易受傷的女人》,算是今天的第一首粵語歌。
當她將這首歌唱完時,無數現場的觀眾都站了起來,不約而同、情不自禁地高呼起來,“再來一遍!”
看著臺下匯成一片的熒光棒、耳中聽著無數人匯成一句的歡呼,王靖雯不由得默默感嘆,“真有點當年的感覺了!”
王靖雯和陳醫生一樣,也是從香江正式出道、從香江火到內地的。
她剛出道時,出的第一張專輯就是翻唱陳美君的國語歌,那張專輯也算是賣出了五十多萬張,她當時還被譽為“小陳美君”呢。
改唱粵語之后,她才漸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也終于在香江封后了。
但讓王靖雯走上人生巔峰的,還是她那張,基本都由她自己填詞作曲的專輯。
專輯中的十首歌,就有八首是她寫的,——這張專輯的銷量不怎么樣,但卻讓她登上了《時代周刊》。
香江回歸之后,王靖雯也就專注于內地市場了,或者說,她已經有二十多年沒在公開場合唱過粵語歌了。
半個月前,哪怕她在再次回到紅館中參加陳醫生的演唱會,她當時唱的也是《我愿意》,甚至還一連唱了兩個版本。
香江的歌迷當然還沒有忘記她,就像,此時在現場的這些歌迷一樣。
此時,已經換好衣服正要出場的陳醫生,也臨時改變了計劃,給她傳去了信息,“既然觀眾這么熱情,那你就再來一遍吧?讓我也多休息一會。”
聽了這話,王靖雯便舉起了手,笑著說道,“謝謝,謝謝大家!既然大家這么熱情,那我可就當真了啊,就算是頂著得罪醫生的壓力,我也要再來一遍!大不了,等我下次開演唱會時,也讓他一次唱個夠好了!”
她這話一出,觀眾們便開始四處尋找起陳醫生來,又再次高呼起“王靖雯”、“天后”、“容易受傷的女人”之類的話來。
《容易受傷的女人》這首歌的前奏,也適時地再次響起,直到前奏結束,觀眾們才停止呼喊,而王靖雯的歌聲也就此傳了出來。
“口をきくのがうまくなりました。”
“どんな醗いしれた人にでも。”
“口をきくのがうまくなりました。”
“ルージュひくたびにわかります。”
“あの人追いかけてこの街へ著いた頃は。”
“……”
“臥槽!這是日語版啊!王靖雯竟會唱日語!”
“真是日了哈士奇了!想不到,她的再來一遍是這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