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么感覺,日語版更好聽呢,我還有救嗎?”
“我聽到了‘鼓起勇氣’,雖然,可能只是空耳。”
“不造了吧!天后的成名曲就是翻唱自島國女歌手的歌啊,后來那人還為她填了一首曲,她就去島國的‘武道館’獻唱了兩次,以答謝這些女歌手和島國的歌迷。”
“太好聽了叭!”
“……”
王靖雯此時所唱的,正是《容易受傷的女人》的原曲《ルージュ》(《口紅》),這首歌出自另一個時空的島國女歌手中島美雪。
中島美雪是一位島國女歌手,她也是島國第一個橫跨了四個年代都獲得過島國的公信榜單曲冠軍的歌手,——紅了將近五十年!
因長相清純,且有著自彈自唱的文藝女氣質,又加之她所做的曲子常與失戀和離別有關,所以她也被稱為“失戀歌王”。
當然了,中島美雪更讓人熟悉的稱謂,還是“養活了半個香江樂壇的那個女人”!
在那個時空,在那個年代,很多港臺歌手都是靠翻唱起家的,比如說,能影響華語樂壇的十大殿堂人物,就至少有一半人翻唱過外語歌,不少還成了他們的成名曲。
就算是后來被稱為天團的SHE,她們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曲子,也都來自國外。
這大概也是,王痞為什么將四大天王的歌、成龍的電影,瓊瑤的愛情劇、金庸的小說,并稱為“四大俗”的主因之一了。
這種說法略有些偏頗,但也不無道理,所以獲得了許多內地人的拍手稱贊。
不過,混內地樂壇的也不全是白蓮花,其中也有不少是靠翻唱成名的,比如說,十多年之后還有出現了《老男孩》啊什么的呢。
除了音樂,電影、文學之類的,也有不少英譯中、日譯中的。
畢竟,當時華夏在閉關鎖國嘛,普通人是很難接觸到國外藝術的。
由此可見,那個年代的華夏文化是有多么貧瘠,受外來文化的影響又是多么的深!
由此也可想到,會作曲的周董是多么牛批!
當然了,這是王靖雯不知道的!
她只記得,從飛鴿中收到池景行發來的這一曲兩歌后,她都差點瘋了起來。
以自己的聲線唱這兩首歌,簡直完美!
從池景行處敲到這首歌之后,王靖雯原本還想著,將其當作下一張專輯的主打來著。
但拿到了這兩首歌之后,她還是沒管住自己的嘴,到底是提前拿出來了。
至于,下一張專輯的主打?
也只能,寄希望于車到山前必有路了!
不過,王靖雯將這首歌唱出來時,現場觀眾的反應還是極好的。
無數人都驚呆了!
當這一曲唱罷,許多人便再次站了起來,高呼著“再來一遍”什么的。
王靖雯當然記著這是陳醫生的演唱會,而不是她自己的主場。
她笑著搖了搖頭,再次感謝了一番,便在無數人的不舍中翩然走下了舞臺。
早就已經換好衣服,等了許久的陳醫生便再次登場。
簡單感謝了王靖雯幾句,他也終于唱出了,今晚的第一首粵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