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池景行寫就的文章,梁雁北看完之后便苦笑不得起來,只是要求將中間的嘲諷如喪考妣派的那一段刪除之后,就看著他在圍脖上發表了出來。
這篇文章發表之后,只用了幾分鐘就引來了無數的吃瓜群眾。
看完文章之后,如喪考妣派的人大多沉默了下來,而絕大多數的吃瓜群眾則選擇了點贊、轉發和評論。
“還好我的四十米大刀收得夠快,差點就誤傷了友軍。”
“角度刁鉆、思路清奇,池哥好樣的!”
“我跟你講,你這種兩邊都不得罪的騎墻派作風,只能同時得罪兩邊的人!”
“屬于全人類的瑰寶就這么毀在了你們法蘭西人手中,道歉!”
“你和那些無法守護圣母院的法蘭西人一樣無恥!”
“捐款?沒門!”
“馬克龍,道歉!”
“……”
池景行這篇文章發出來之后,立即就將禍水引到了歐洲,原本還吵得不可開交的人,終于不再為是否應該為巴黎圣母院而哭泣而爭吵了。
倒是有些好事者看到這篇文章之后,反手就是一個復制,而后就轉到了油管上。
池景行原本是沒有油管賬號的,但因為此前收獲了華人歌曲音樂盛典四項大獎而被《星洲日報》大肆宣傳之故,他在油管上的歌迷還是有不少的。
再加之,《搖滾之城》馬上要在西方世界上映之故,負責引入這部電影的公司夢工廠自是要提前大肆宣傳的。
這也導致了,許多玩油管的人對池景行這個名字,多少還是有點印象的。
所以,當他的文章被轉到油管之后,立即就成了無數外國人的擁躉,許多人也紛紛發起話題,不約而同地開始對巴黎圣母院的管理部門提出了強烈的譴責,以及嚴正的抗議。
當這條話題在油管上成為熱門之后,沒來得及打慰問法蘭西方面的國家領導人或是相關部門,便頓時就轉變了方向,開始譴責起他們的不負責起來。
相應的,除了法蘭西國內的一些已經答應了捐款的大企鵝之外,許多國外的集團、公司紛紛表示要撕毀協議,原本還有心要捐款的企業或個人,也就此變得躊躇起來。
池景行這一篇無意中寫出的文章,就這樣莫名其妙地影響了整個歐洲和西方世界。
不過,當巴黎圣母院的大火的風向慢慢改變之時,池景行和梁雁北卻早已離開了巴黎,轉而去了意呆利的首都羅馬以及米蘭,之后又是瑞士、瑞典什么的。
四五天之內,轉了五六個歐洲城市之后,他們這才坐上了前往柏林的小火車。
因為柏林電影節的開幕式,就在明天傍晚的六點,閉幕式則在一周之后。
不過,柏林電影節如今雖依舊還是歐洲三大電影節之一,同時也是全球四大電影節之一,但無論是在規模還是在逼格上,在近些年都逐漸沒落了,甚至在紅毯秀上都鮮少能看到國際大牌巨星了。
沒落的主因,多半還是因為,越來越多的商業化電影加入到了主競賽單元吧?
盡管有了沒落的趨勢,但這一屆柏林電影節還是增加了獎項評選,——遇見單元,其余單元則分別為主競賽單元、特別展映單元、全景單元、論壇及擴展單元和新生代單元,共六個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