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嬴政說道。
“公輸先生,若孤沒有記錯的話,公輸家的弟子差不多要結束學業了吧?”嬴政轉過頭對公輸仇問道。
“回稟大王,三個月之后,那些弟子就能夠出師了。”公輸仇面容一肅道。
“不用等到三個月之后了,書簡上的知識他們學的已經夠多了,也該動手了。”嬴政說道。
“大王的意思是,將這些即將結束學業的弟子派往北境修建長城嗎?”公輸仇發動著自己的智慧回答道。
讓自己親手培養出的弟子卻做只有民夫才能做的事情,這若是其他人,并不會心甘情愿,但公輸仇卻是一個例外。
那些弟子雖然是他親自教導出來的,但作為批量生產的弟子,他的感情還沒有博愛的那種地步,更何況,學習機關術本就是動手多過動腦的事情。
“正是如此。”嬴政道。
“他們首先是大王的子民,其次才是公輸家的弟子,大王有令,豈有不尊之理。”公輸仇毫無負擔道。
“那就由公輸先生帶隊吧。”嬴政對公輸仇的回答很滿意,若是百家之人都能如此想的話,未來的事情就要簡單許多了,可惜,公輸仇太少了。
“諾。”公輸仇眨動著眼睛,沒能想出個所以然來,但還是作出了一個十分明智的回答。
“喪命于山洪之中的士卒多是潁川南陽之民,雖然他們算不上陣亡,但終究是為了我秦國的大業而死,所有,對于他們的善后事宜必須做好,不知相國與昌平君可有合適的人選?”嬴政問道。
“這件事情,昌平君最為合適。”呂不韋回答道。
昌平君被呂不韋的突襲打的措手不及,但在表面上卻沒有露出什么意外的神色,而是沉穩地回道:“若大王有令,臣自當萬死不辭。”
“那這件事情就有昌平君你負責了。”嬴政最后拍板道。
即已作出決策,呂不韋三人自然不宜在王宮中久留,但在走出大殿之后,呂不韋卻并沒有離開,而是折身返回了大殿。
“大王,臣雖然知道大王做事高瞻遠矚,不是臣這等人能夠揣摩的,但長城一事,臣實在是困惑,大王,為何要在這個時候耗費如此大的民力物力去整修長城?狼族此時還不是我大秦的心腹之患。”呂不韋面色遲疑道。
長城是有用,但此時卻不值得耗費如此大的經歷去修建,這是呂不韋的認知,但不信嬴政想不到這些,但呂不韋還是好奇了。
“若是別人問起,孤自然不會告訴他答案,但相國你是例外。”嬴政看著面前好奇的呂不韋說道。
在呂不韋的期待之中,嬴政繼續道:“長城并不僅僅只是用來防御的城墻,它還可以成為進攻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