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秦國的官員陸陸續續趕赴燕趙兩地上任。
漁陽郡,右北平郡,遼西郡,遼東郡,鉅鹿郡,邯鄲郡,云中郡,以及在數年前已經被秦國吞并的雁門郡,代郡,太原郡,可以說,整個黃河的中上游完全落入了秦國手中。
最為當年天下的文明核心地區,秦國可以說,已經擁有了真正意義上的半壁江山。
而隨著秦國官員的上任,燕趙兩地雖然依舊潛流暗涌,但最起碼,在表面上已經進入了平靜期。
魏都大梁。
“秦王真的罷兵了?”自魏武卒一戰盡數歿于趙境之后,就從未再能睡一個安穩覺的魏王盯著不滿血絲的眼睛對被重新啟用的大將軍朱亥問道。
“是,秦王已經罷兵了,而且,數年之內,應該也沒有再次挑起戰爭的打算。”朱亥回答道。
他知道,魏王雖然是在問自己,但事實上卻是在問他身后的魏無憂,而他,只是魏無憂的代言人。
“這個消息可屬實嗎?”魏王驚喜道,現在他最擔心的就是秦軍突然出兵,要知道,現在的魏國實在是經不起一點點的風吹雨打了,失去了十萬魏武卒的魏國,但秦軍面前,比那可憐的小婦人還要無助上許多。
“屬實,秦王以及秦國在未來的五年中都不會有精力對付我魏國,秦王以及秦國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燕趙兩地。”朱亥說道。
“如此也好,只要度過了眼下這最艱難的一段時間,我魏國就有機會重建魏武卒,但那是,秦國若再次來犯,我魏國也不是沒有一戰的力量了。只是,這個五年的時間,可能確定?”魏王道。
“秦國在燕趙兩地目前所作的事情太多,馳道,學堂,新軍,這些東西,足以讓秦國在未來的五年中難以抽調出更多的精力來對付我魏國。”朱亥回道。
“五年啊,足夠了。”魏王嘆息道。
魏國到了他這一代,其實也不是沒有翻盤的機會,但是,奈何敵人根本不給魏國任何的機會。
五年的時間,真的就是魏國的機會嗎?
魏王雖然嘴上說的是如此,但事實上呢?
新鄭學宮。
“自從師兄走后,學宮一下子冷清了不好。”荀況的二弟子李斯有些落寞地說道。
“你若是覺得冷清,現在去追趕韓非還來的及,以他的能力,在河北為你謀得一個職位還是能夠做到的。”荀況躺在一張軟椅上,享受著透過開啟的窗戶散落在自己身上的陽光道。
“我雖然想去,但卻知道,那不是我應該走的路。”李斯說道。
“你的路在哪里?在咸陽嗎?”荀況問道。
“是,我的路在咸陽,我不是師兄,他可以穩扎穩打,但我卻不行,我只能選擇捷徑。”李斯說道。
韓國即使亡國了,韓非也依舊是公子,他的妹妹還是秦王夫人,這樣的身份,這樣的助力,使得韓非若想做官,根本就不缺乏機會,但他李斯不同,他必須穩住,直到尋到了一個最好的機會,他才能出手,而目前來看,河北的機會遠遠不如留在師父荀況身邊的機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