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不是你需要考慮的問題,孤只問你,若讓少府全力鑄造半兩前,什么時候能夠鑄出十萬萬錢。”嬴政問道。
“十萬萬?”姚賈聽到這個數字,饒是他自己就是出身與商賈,這些年來更是周旋于列國之間,見到支使的財貨更是多不勝數,但面對這個數字,他的心還是忍不住一陣心驚膽戰。
十萬萬,半兩錢,不說其他,僅僅只是銅料,三十二枚銅錢就是一兩,三百二十枚就是一斤,十萬萬,那需要多少銅料?
對于數字極為敏感的姚賈不到片刻就得出了一個準確的數字是三十萬斤,這么多的銅料對于秦國來說當然能夠拿的出來,但是,若想在不影響其他領域的正常運轉的話,拿出這么多的銅料,短時間內根本做不到。
但嬴政已經告訴他了,這些問題他不用考慮,姚賈自然不會畫蛇添足般地去多問,他只需要回答好自己的問題就可以了。
“回稟大王,若是這個量的話,需要半年的時間。”姚賈回答道。
“還,孤給你八個月的時間,其中的三個月用以籌集不足的銅料。”嬴政說道。
“大王,這中間所缺的銅料若想在短時間內籌集,很難做到,除非是向齊楚魏三國購買,但用購買的銅料來鑄造銅錢,實在不算是一件有利的買賣。”姚賈提醒道。
“為什么一定要買?”嬴政道。
“燕趙兩地數百年的積累這個時候不用,難道留著張銅銹嗎?”
嬴政用最平靜的語調卻說出了一個即將出現的殘酷現實。
“大王是說,收繳燕趙兩地的銅料貨幣以作為鑄造新錢的原料嗎?”姚賈勉強壓住心中的震驚道。
“只收貨幣,燕趙兩地的布貨與刀幣也該隨著**兩國的消失而消失了,以一兌三的比例收繳兩地的貨幣,八個月的時間鑄造十萬萬枚,在未來的兩年內,兩地的貨幣領域將完全有半兩錢占據,未來五年只內,孤要讓秦錢流通于整個天下,即使是在楚齊兩國未滅的情況下。”嬴政道。
貨幣的意義,嬴政很清楚,相對于文化思想上需要曠日持久的時間,貨幣流通的速度已經達到自身目的的速度無疑是最快的。
至于一兌換三的比例,會不會顯得太過殘酷了,嬴政更可以說是毫無負擔,畢竟,他可是有老師的,更有著經驗可尋。
當年的委員長曾做過的事情,嬴政為什么就不能做,更可況,比其那些毫無價值的紙幣,嬴政付出的可是足額足量的銅錢。
況且,對于那些擁有大量錢財的人來說,他們失去的只是三分之二的可流動資產,但得到的確實秦國真正的接納,比起他們失去的,他們得到的東西同樣不少,甚至論到重要性的話,他們得到的更在失去的之上。
“若是這般,有兩地的銅料作為材料來源的話,鑄造新錢的任務定能完成。”姚賈拋開不該有的心思回答道。
至于這道詔令下達后可能在燕趙兩地引起的動蕩,那根本就不在姚賈的考慮范圍之內。
畢竟,即使真的出現了動蕩,也會有大軍彈壓,更何況,姚賈很清楚,他能夠看到的事情,嬴政同樣也能看到,甚至看得比他更遠。
貨幣的統一之路,就此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