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國內任何地方都跟滬市似的,這么繁華,全是高樓大廈。”張恒說道。
“我當然知道這些,我又不是從小生活在滬市的,但是咱們老家鎮上的學校也沒這么破啊,我以為咱們老家已經夠窮的了,沒想到還有更窮的地方。”張怡說道。
“那是當然了,咱們老家再窮也是一片平原,土地肥沃,即使沒什么廠子,種地也餓不死人,而有些地方卻連耕地都很少,全是山區。”張恒說道。
下面還有一些兒童的照片,看著這些孩子身上破舊的衣服,不光是張恒,其他人也大受震撼。
有時在繁華的城市待久了,還以為國內全是這樣,但其實國內還有很多非常貧窮的地方。
“老公,我覺得只捐贈學校很難改變這些孩子的命運,咱們是不是應該再做一些別的事情?”柳施施問道。
“確實,最重要的還是能讓當地擺脫貧困,但是,咱們沒有這個能力啊,只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除了捐贈學校外,我還想捐贈一些課本校服,如果有可能的話,再給孩子們每天提供一份午餐。”張恒說道。
“老公,你真有愛心。”柳施施高興的親了張恒一下,不過隨即看到張爸和張怡他們看向自己,有些不好意思了。
“咳,咳。”張恒也有些不好意思,咳嗽了兩聲,繼續往下看。
“也可以給這些山村學校的老師一些補貼,學校建的再好,沒有老師,或者老師素質不高,也沒什么用。”張爸說道。
“爸,你說的對,老師確實很重要,我再讓人調查一下這些地方老師的工資情況,研究一個補貼方案。”張恒說道。
看完郵件,張怡問道:“哥,你準備捐贈多少希望小學啊?”
“先捐贈五百所吧,以后再視情況增加。”張恒說道。
張爸、柳施施、張怡和陸硯全被張恒說的數字嚇了一跳,沒想到張恒居然想捐這么多希望小學。
張恒給蕭敏發了幾條微信,把他的想法告訴了蕭敏,讓蕭敏做一個計劃。
又過了一會,張媽叫他們去吃飯,他們來到餐廳,看到桌子擺了一大桌子菜。
“施施,小怡,快坐下吃飯吧,我們今天做的菜全是適合孕婦吃的。”張媽招呼道。
張恒他們坐下,開始邊吃邊聊。
聊著聊著,聊到了張恒要捐贈五百所希望小學的事情,張媽雖然也很吃驚,但也沒說什么。
“對了,兒子,施施,我昨晚跟你們說的事情你們考慮的怎么樣了?”張媽問道。
“什么事啊?”張恒問道。
“就是讓你們搬回來的事情。”張媽說道。
“媽,我和施施商量了一下,我們不想搬回來住,我們想去湯臣一品住,湯臣一品離著也不遠,我和施施隨時能回來,你和我爸也隨時能過去。”張恒說道。
“也行。”張媽考慮了一下,最終答應了。
……
吃完飯,張怡他們又待了一會,就告辭離開了,只剩下張恒一家四口。
“爸,媽,施施,家族信托的錢到賬了嗎?”張恒問道。
張氏一號家族信托每年分紅一次,時間是每年的元旦,正好就是今天。
“到了,這次到的比去年多,我和你爸一人到了七千五百多萬,這錢怎么比去年多了這么多?”張媽問道。
“我的也到了。”柳施施說道。
“因為過去一年家族信托經營的比較好,資本增值了將近二十億港幣,所以分紅就多了。”張恒說道。
“原來是這樣啊。”張媽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