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手捏著描金請帖,目光惆悵,顧家的秋宴遠近聞名,很多附近的名門望族都會來,多少人煞費苦心想拿到一張顧家的帖子,這么一張人人想要的帖子,就這樣輕飄飄地落在了她手里。
王氏從小在市井長大,又久居內宅,目光受困在小小的院墻之中,她從來沒有參加過世族大家們的宴席,上回去參加布陣使府上的秋宴,還是托小女兒的福,王氏心中打著鼓,顧家的宴席,她并不是很想去。
蘇玥見母親接到帖子后,不說話,一直皺著眉頭,想了想,便丟下手中的醫書,起身抱了王氏的胳膊,“娘,你別怕啊也別擔心,顧家雖說家大業大,也沒什么大不了的,到時候我陪你去。”
“你哪是想陪我,我看你是想去找顧九小姐玩。”王氏輕輕地點了小女兒的額頭一下。
“顧九小姐人很好的,很會做糕點,她上次做的梅花糕,不知道娘你吃沒吃著……”蘇玥扶著王氏往外走,邊走邊說,蘇玥想讓王氏也喜歡顧九小姐。
顧九小姐多好的一個人啊,不僅會做糕點,人還善良純真,可可愛愛的。
母女倆一邊往外走,一邊有說有笑的,有小女兒陪在身邊,王氏心中的憂慮消了大半。
聽到聲響,蘇玉手牽著桂姐兒的手,從前院過來。
腹部高高隆起的蘇玉,已經有五六個月的身孕了,原本清瘦的臉養了一段時日,也有了一點肉,變得圓圓潤潤。
王氏很緊張她,急急地走過去,攙扶著大女兒的手,“阿玉,你慢點。”
蘇玥則牽了桂姐兒的手,帶著桂姐兒在后院看牽牛花。
蘇玉對著母親柔柔一笑,“已經五個多月了,大夫說很穩妥了,娘你不必擔心。”好奇地問起,“你們剛才說什么?有說有笑的,我在房里都聽到了。”
王氏見大女兒氣色紅潤,氣色很好人也很精神,也放心多了,便把收到顧家帖子的事說給蘇玉聽。
蘇玉聽了抿嘴笑,“阿青也不小了,到了要娶親的年紀,娘就應該多出去走動走動,多結交外面的夫人太太們,以后也好托夫人太太們給阿青相一門好親事,娶一個大方得體的媳婦回來,娘啊,你就等著享兒媳婦的福吧。”
前段時間王氏病了,一家人的心思都放在為王氏尋醫治病上,倒把蘇青的親事忘到一邊了,王氏現今想起來又自責又愧疚,“都是娘不好,把阿青的終身大事給耽誤了。”深深嘆了口氣,“同一條巷子,像阿青這么大的,娃都快能打醬油了。”
“這顧家的宴席,為了阿青,娘一定得去。”剛才蘇玥和王氏的談話,蘇玉在廂房聽了大半部分,聽了個**不離十。
“娘不僅要去,還得好好的去。”帶著桂姐兒看花的蘇玥插了一句,“我們不僅要去彩云坊做身好看的衣裳,還要去德盛銀樓打首飾,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去。”
宴席上面拼的是門第也是臉面,這也是每回到了大辦宴席的時候,做衣裳的裁坊和打首飾的銀樓生意好得不得了的緣故。
王氏呵呵笑著連連擺手,“我看柜子里的衣裳首飾就很好,犯不著再去打新的。”
前世蘇家家道中落,逐漸衰敗,王氏背著人絞了銀簪首飾,節儉度日,蘇玥出嫁后回娘家,才發現為了維持生計,王氏的陪嫁首飾絞得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