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瑯琊兵斬首雖少,抓到的俘虜和各種繳獲卻不少。
可是這并不值得炫耀。
瑯琊兵本來就是跟在后面撿破爛的。
曹真的騎兵卻是來去如風,既不抓俘虜,也不打掃戰場,和瑯琊兵完全沒有可比性。
況且曹真雖然沒有俘虜和繳獲,虎豹騎其他各部卻不少,尤其別部司馬王卓率領的虎豹騎斥候,斬首、俘虜和繳獲都很多,如果平均到每個士兵頭上,遠遠超過吳敦的瑯琊兵。
軍中都是直來直去的廝殺漢,沒有那么多虛偽客套的彎彎繞,敘功的時候,互相之間免不了比較一番,夾以評頭論足。
這一仗誰打得好,大家都會平添幾分敬重,對你高挑大拇指,像瑯琊兵這樣打得不好的,就會收獲各種調笑和鄙視。
鄙視你,調笑你,偏偏你還不能生氣,不能翻臉。
有本事,去戰場上立功,仗打得不好就是這種待遇,忍著吧。
虎豹騎眾將紛紛夸耀自己的功勞,尤其以王卓的聲音最大,他早對瑯琊兵看不順眼(尤其對那個江岳看不順眼),此刻更是怪話不斷,不時引起一陣陣哄笑。
吳敦臉色鐵青,如同泥塑木雕般呆坐著一動不動,全當什么都沒聽見,他的官職雖高,卻管不到王卓的頭上,況且為這種事發怒,只會更加讓人看不起。
說到底,還是自家的兵馬不爭氣,沒打好這一仗!
這一仗沒打好,可不是功勞簿上少記一筆這么簡單,還關系著各部的切實利益,關系著瑯琊兵的定位,關系著吳敦和臧霸在曹丞相心目中的印象。
軍隊里,能不能打仗是評價一個將領的唯一標準,能打勝仗能立功的將領,才能擔任更高的職務,帶更多的兵,為自己的部隊爭取更多的利益,以后也有更多的機會。
不會打仗的庸將,只能靠邊站,什么好事都輪不到。
哪怕這些都不計較,吳敦的面子也下不來,他身為三位主將之一,此刻卻好像低人一等,只能默默忍受著虎豹騎的嘲諷和囂張。
“唉,我的部曲折損了十多人,才斬首一百二十五級,俘敵三十一名,不受責罰就心滿意足啦,哪敢奢望立功……”王卓一副“我很牛叉,但我很謙虛”的表情,把他的戰績掛在嘴邊,一遍又一遍反復說個不停。
他一開口,其他軍官都閉上嘴巴,只聽他一個人嘚瑟。
沒辦法,人家這一仗的確打得好,那些戰果都是一刀一槍拿命換回來的,有囂張的資格。
曹真哈哈笑道:“責罰什么?王卓奮勇殺敵,功勞卓著,此戰可居次功……”
正在這個時候,守門的哨兵大聲報告,瑯琊兵的隊率江岳得勝回營,正在帳外等候,請求入帳,繳令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