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燒博望坡后,夏侯惇和曹純繼續向宛城進軍。
南陽盆地中除了宛城,沒有其他可以堅守的大城市,敵軍試圖負隅頑抗,可惜曹操失蹤后群龍無首,軍心已散,遭到夏侯惇圍三闕一的猛攻,城中守軍奪路而逃,被輕易攻破城池。
關羽保護漢獻帝,匹馬殺出重圍,逃往荊州。
于禁被俘,向曹軍投降。
樂進力戰不屈,死于亂軍之中。
徐晃同樣力戰不屈,被斬斷一只手臂,昏厥后被俘,夏侯惇對他的勇烈極為敬佩,命令醫官精心醫治,沒有為難他。
其他被俘的將領還有很多,名士謀臣更是不計其數,夏侯惇對他們的態度截然不同,那些對曹操忠心耿耿的曹家將大都被斬殺,名士謀臣和外姓將領卻得到了禮遇和善待。
曹軍隨即兵分幾路,攻占酈縣、析縣等地(大致就是后世的內鄉縣、西峽縣),把南陽郡全境收入囊中,宛城之戰至此落下帷幕。
整個豫州之戰還沒有完全結束,汝南、洛陽等地還有一些曹操的殘部,但是孤軍困于一隅,已經不成氣候,夏侯惇從宛城回師后,很快就能把他們打垮。
撤兵之前,曹丞相嘉獎三軍的鈞旨到了。
夏侯惇身為主帥,功勞肯定最大,侯爵的爵位加五百戶食邑,官職卻沒動。
實在動不了啦!
夏侯惇已經是頂級的雜號將軍,按照漢朝官制,再往上升就是可以開府的重號將軍,比如前、后、左、右將軍,或者像董承那樣的車騎將軍,夏侯惇身為曹丞相的部將,自己開府設衙,豈不是亂了規矩?
(董承能夠在曹操的眼皮子底下鬧出衣帶詔這樣的大事,就是因為他升任車騎將軍后,可以光明正大的開府設衙,培養自己的嫡系班底,簡單來說,開府就是官方認證的立山頭,絕不是一件小事。)
有心人還注意到,夏侯惇雖然縊殺曹植,還下令把曹操的家人子女全部斬殺,曹丞相的鈞旨中卻對此事只字未提,反而對夏侯惇多有贊譽,儼然是一副默許的態度。
曹純、曹休、曹真和卞秉等人,以及夏侯楙、王卓、趙恒這些中低級軍官,各有封賞,加官加爵,普遍都提升了一級。
卞秉加封裨將軍。
多年的媳婦熬成了婆!
卞秉在壽春之戰立下大功,沖破了一直壓在頭頂上的透明天花板,這次宛城之戰又有捉拿伏皇后的功勞,火燒博望坡也有一份,曹丞相已經改變對他的態度態度,準備重用,所以多年的累功一起算,直接加封裨將軍。
曹純加封牙門將軍。
偏將、裨將和牙將,理論上都不算真正的將軍,但是在曹魏早期,牙將還是很值錢的,曹純身為虎豹騎的統帥,加封牙門將軍絕對屬于特例。
曹純加封牙門將軍后,曹休、曹真也打開了上升空間,提拔為虎豹騎的中郎將,距離將軍只有一步之遙。
這份中郎將的名單里,并沒有江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