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后,曹丞相又設下家宴,請江岳小聚。
曹丕、曹彰和曹沖,三位公子在席中作陪。
曹沖代表他的嫡母卞夫人,向江岳敬酒,感謝他的救命之恩。
曹沖的生母環夫人,特意來到席間,也向江岳敬了一杯酒。
曹丕是嫡長子(不算去世的曹昂),已經成年,經常跟隨曹操一起赴宴,江岳以前就見過他。
曹沖是當事人,這種場合當然也應該出席。
曹彰本來不用來,可是他對大名鼎鼎的江砍頭非常仰慕,特意去向卞夫人告求,才得到了和偶像一起吃飯的機會——他今年只有十七歲,平生的志向就是“好為將”,所以把驍勇無敵的江砍頭視為偶像,如果不是曹丞相在場,在飯桌上早就拉著江岳問東問西了。
這場家宴后不久,曹丞相下令,在許昌城中撥出一座宅第,作為修云亭侯的侯府。
江岳的修云亭侯府位于許昌北城,三進的院子還帶一個不小的跨院,再加一個后花園,前門臨大路,后門接小巷,儼然已經有了幾分侯門深似海的意思,住下十幾個人沒有任何問題,曹丞相還非常貼心的在宅子里配齊了下人和婢女,衣食住行都有人伺候。
于是乎,江岳和同伴們興高采烈的搬出寅賓館,住進修繕一新的修云亭侯府。
許都乃是天子腳下,這樣一座宅子價值巨萬,規制不亞于很多的名臣宿將,江岳為此特意找了個機會,向曹丞相當面致謝。
“一所宅子罷了,有什么可謝的。”曹丞相渾不在意,笑道:“江君乃是本相的一字師,這所宅子全當謝師禮好了。”
“嗯……喏!”江岳表情扭曲,已然無力吐槽。
曹丞相拿無聊當有趣,強行給江岳扣上一頂“一字師”的帽子,還反復的一再提起,江岳雖然出了一回風頭,但是也被架在火上烤了起來,滋味并不好受。
曹丞相的老師,哪怕是一字師,是那么容易做的嗎?
事實上,江岳被曹丞相稱為一字師的故事,這幾天早已傳遍許都,毀譽參半。
識貨的文官名士不得不承認,江岳這個“歸”字的確改得好,僅僅一字之差,全詩的氣度憑空高了幾分,有一種畫龍點睛的效果。
更難得的是,江岳據說最近才開始攻讀《論語》《春秋》之類的典籍,卻能很快的活學活用,根據場合準確的引用典故,比宴席上眾多的飽學之士反應更為機敏。
武將們大多數都是牛嚼牡丹的粗人,對“天下同心”和“天下歸心”的差別沒什么感覺,曹丞相既然說這個字改得好,那肯定就是改得好,江岳提起刀來能砍頭,拿起筆來能改詩,給武將們大大掙了一回面子。
普通的黔首百姓屬于吃瓜群眾,倒是覺得很有意思,在這個小故事里,曹丞相雅量過人,江岳才思敏捷,兩人合作完成了一首好詩,堪稱是一樁充滿趣味的風雅事,另外殺人如麻的江砍頭竟然懂詩,也被百姓們津津樂道,引為奇談。
任何焦點人物都是有粉有黑,江岳也不例外。
有人說曹丞相的原詩更好,江岳的修改是畫蛇添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