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來到兵曹后,就對江岳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把他的過往戰例反復看了幾遍。
曹軍上下這么多將領,仔細研究江岳過往戰例的,小張遼是第一個人。
當然了,這也是因為小張遼在兵曹坐班,有條件看到那些戰例的詳細戰報。
更重要的一點,是因為小張遼在兵曹坐班,實在閑得無聊。
看完那些戰例后,小張遼鄭重其事的提出,要向江岳請教用兵之法。
張遼身為千古名將,竟然要向自己請教用兵之法?!江岳一開始還以為他是來砸場子的,畢竟小張遼也只是一個中郎將,江岳身為后輩,竟然和他平起平坐,爵位上還壓了他一頭,對方很可能是氣不忿,故意找茬。
江岳堅決推辭。
可是怎么都推不掉。
小張遼太誠懇了,不惜放下身段和江岳稱兄道弟,又幾次設宴相請,一定要把江岳肚子里這點貨都掏出來,江岳終于明白,小張遼是真心實意的向自己請教。
既然如此,當然要趁機敲他一筆竹杠。
江岳提出和小張遼互幫互學,用兵法換刀法。
張遼不是一個善于討價還價的人,很痛快的答應了江岳的要求。
江岳覺得自己賺大了。
張遼的刀法武功比卞秉高了好幾層樓,有他做師傅,自己肯定一日千里,進步飛快。
張遼也覺得自己賺大了。
用兵之道一向都是不傳之秘,如何帶兵打仗的訣竅,誰都不會輕易教給外人,所以大漢王朝才會產生那么多的世代將門,漢末諸侯混戰,很多將領都是在戰爭中學習戰爭,張遼現在還遠未到達他的巔峰時期,每次和江岳探討兵法,都會感到打開了新的思路,收益良多。
今天要討論的,是壽春之戰。
壽春之戰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八公山之戰和附亭之戰,江岳和朱靈、卞秉等人,以五千新兵大破二十萬黃巾(包括老弱婦孺),其中的亮點是先打敵人的偏師,把黃巾軍的士氣打下來后,再在附亭和張曼成決戰,從而輕易取勝。
聽完江岳的講解,張遼拍案叫絕,如同暢飲美酒一般暢快。
他反復的進行推演,以五千新兵對十余萬黃巾軍,這一仗怎么打都沒有勝算,最可能的結果就是困守壽春城,等待援軍,江岳卻出人意料的脫離主要戰場,先打八公山的韓忠,堪稱神來之筆!
壽春之戰的第二階段是水淹雙月蕩,也是一場酣暢臨湘的大勝。
張遼卻皺起了眉頭。
這一仗勝得有些僥幸,朱儁如果搶先出擊,或者把大營建在雙月蕩的外面,水攻的效果肯定大打折扣。
“我只是賭一把而已,如果賭輸了,大不了拍拍屁股回壽春。”江岳笑道:“本小利大,值得賭一把。”
這話說得實在,張遼點了點頭,深以為然——打仗就是斗智斗勇,很多時候都是權衡得失,冒險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