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手術,繼續搶救……
但心跳監控上依舊是一條直線。
八個小時的手術讓所有醫生都感到疲憊,許銘出了手術室,聽到家屬撕心裂肺的痛苦,自己也紅了眼眶。
他家里有八個從事醫學行業的人,他對醫學也算是從小耳濡目染,起點就比普通人高,他也將自己的所有熱情都撲到醫學中。
他知道醫院這個地方每天都會面對生死,而他熟悉了手術流程,卻還沒熟悉手中掌握別人的生死。
連著兩次手術失敗,沉重的心情壓得許銘喘不過氣。
而外界一直關注他的媒體更是不放過他,因為這次手術的失敗,有些媒體開始調侃醫學貴公子許銘初出茅廬就慘遭滑鐵盧,質疑他能力不行,質疑他進醫院走的后門等等。
明明是多名醫生一起做的手術,最后失敗的結果卻被外界全部歸在許銘一人身上。
因為他是最亮眼的存在,所有人都看得到的光,所以一旦光被污染了一點點,都會被眾人看到。
這件事在社會上的曝光度非常高,許銘被人肉,醫患關系緊張,醫院門口經常有人來鬧事等等。
但是院長知道這件事許銘也只是一個受害者,最后還是通過法律途徑才暫時平息了風波。
這次手術之后,許銘的性格也有了很大變化。在外人看來,許銘越發沉穩成熟,但是只有許銘自己知道,他心里已經有了輕微障礙,晚上時常要靠安眠藥才能入睡。
養成一個醫生很難,他們用十幾年的光陰去學習如何救人。
毀掉一個醫生很容易,只需要幾則針對他們的報導。
許叔叔看出許銘的狀態,將他暫時從手術臺上調下來。
“別擔心,你很優秀,你未來的成就會比我們家任何一個人都高。”許叔叔鼓勵著許銘,他并非吹捧,而是事實。
許銘是他們家從小看著長大的孩子,他的優秀是有目共睹的,只是璞玉也需要精心打磨。
許銘走出辦公室,莫名地就走到手術室門口,患者的家屬對著醫院的墻壁跪著,墻壁的另一面躺著他們的親人。
醫院墻壁聽到的禱告遠比教堂要多。許銘突然這樣想道。
但不是所有禱告都會迎來奇跡。
奇跡這種東西,牢牢掌握在醫生的手里。
之后幾個月,許銘一有空閑時間就換了常服坐在醫院走廊里,觀察著醫院來來往往,形形色色的人。
許銘在慢慢成長為一個真正成熟的醫生,不斷地磨煉自己的內心。
手術室的門是一道生死門,醫生要有憐憫之心,也依然要學會絕情。
他們是會為病人拼盡全力的白衣天使,也依然要以人類之軀去習慣見證死亡。
一年后,許銘的第三次大型手術,病人是他一直敬重的叔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