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們本國的史料,出于自我粉飾,將一個硬著頭皮拍胸脯、坑害明軍的老頭,
塑造成一個熱切配合明軍戰斗的大將
楊鎬和麻貴低估了李朝人的節操,低估了他們那點小心思,在得到保證以后,繼續帶領大軍南下。
中途,陸離進過言。
奈何高居廟堂的老爺們,正在遙控指揮,并要求一線明軍立刻對倭人發起進攻。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兩人已經做好被欺騙的準備,也覺得由此帶來的危險,在可接受范圍之內。
不過,小心駛得萬年船。
麻貴手底下養著一個降倭,給自己取了個漢名:呂余文。
土生土長的鬼子。
人機靈,就是唯利是圖。
于是乎,麻貴承諾給他黃金百兩,派他帶著幾個斥候偽裝成倭子,偷偷潛入蔚山。
第二天傍晚,日奸呂余文出發。
陸離等人繼續等待大軍,以及后續援軍抵達。
十天后。
明軍數量達到了近四萬人,且悉數抵達慶州,此處是距離蔚山最近的城池,到了這里,便意味著進入戰區。
各部在城內略作休整,次日晚上,呂余文回歸,還帶了一份大禮
手繪地圖
陸離看到了都覺得驚喜,因為這是一封詳細的蔚山布防圖。
倭軍在蔚山的主力,并不在蔚山城內,而是放在北側的島山之上。
這地方四周盡是險要之地,北面被平山洞、上安洞、感校洞、伴鷗亭環繞,南邊與蔚山城隔太和江相望。
若敵人從北面攻來,必須先跨越島山,才能攻占蔚山。
除此之外,鎮守此地的倭將,著實令人驚喜,正是老對手加藤清正。
他本就是倭國有名的建筑大師,早期作為侵略別國大本營的名護古屋,便是由其所筑。
自從倉惶離開漢城以后,為了防止明軍襲擊,修復身體、剛抵達這里的加藤,便開始著手修建倭城。
此地背靠山壁,只有一條水路通往太和江。
據隨行的斥候說,這座倭城完全參照日式風格修建,城體全部用石頭堆砌,城內一丸二丸三丸,曲折不斷。
城外,是神官將其操控地脈,圍城的一重重巖石墻,將整座島山里三層、外三層圍住。
不僅如此,外面還有伴鷗亭、太和江水營等八處營壘,能夠做到彼此呼應。
“各位大人,根據在下的觀察,島山倭城與外界聯系的方式有且僅有兩種。”
“一種是走陸路到彥陽,再去釜山,還有一種是從太和江,經歷水路,前往西生浦。”
果然是日奸,收了錢就盡心盡力為大明辦事,據其所說,在他們抵達之前,加藤清正本人在西生浦,籌備和督運各種材料。
而在城中監工的是加藤安政、鍋島直茂和太田一吉,三人指揮著守軍和李朝奴隸拼命修建。
看到呂余文的情報,并與隨行眾多斥候確認過以后,楊鎬與麻貴喜不自勝。
尚未正式開戰,倭人底細就被他們摸了個清楚,這場仗還有什么懸念嗎
一番商討,經略使楊鎬欣然拿起沾滿紅墨的狼毫筆,在山川輿圖上畫了三條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