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諸部不得互相推諉,必須按照這項方略發起進攻。
第一條線直指島山,李芳春、高策、彭友德三協,又細分成三路,務必要把橫在蔚山前的這座山城給牢牢困住
第二條線是吳惟忠,他錯過了漢城保衛戰,眼下,又被排除在大戰略之外,將率領來自大明南方的士兵,前往梁山,以阻截可能趕來增援的毛利秀元部。
第三條線落在太和江上,由游擊將軍盧繼忠率領兩千兵馬,用大將軍炮和虎蹲炮封鎖江面,防止倭子借助水路來往。
為確保萬無一失,楊鎬還加派董正誼部前往陸離先前丟失的南原,對駐扎在順天的倭軍施加壓力。
陸離就夾在第一條線中,顯得很是低調,畢竟是大軍團級別的合戰――
不同于南兵,遼東軍和宣大軍被指定去打硬仗,好立下更多功勞。
馬隊浩浩蕩蕩朝著島山城開去。
穩扎穩打,從容淡定。
可惜并沒有第一個吃上肉。
世事無常,自始至終被排擠在圈子外的吳惟忠,帶著麾下三千以浙兵為主的南軍,向著梁山開進。
然而隊伍深夜出發,到了凌晨,就在一座名為彥陽的小城,撞上了倭軍。
載入史冊的島山之戰,竟然是以遭遇戰為開端。
不過,也是情理之中。
類似于當初南原的地位,彥陽是蔚山通往南方諸城的咽喉,不可輕易丟棄。
而總兵吳惟忠遭遇的倭人,乃是老猴子秀吉心腹之臣淺野長政的兒子淺野幸長,再加上監軍太田一吉。
由于島山筑城,需要大量奴隸和監工,他們此來,是當監役,并押送少部分奴隸的。
這天,剛好在彥陽城休息,準備次日一早急行軍,進入島山城。
雖然大部隊都住在城里,但為了提高警惕,也就安排了五百武士在城北河邊扎營休息。
“咦倭子。”
吳惟忠哪里知道這群賊寇只是去島山當監工,下意識以為是援軍收到消息趕來支援,當即下令,全軍展開戰斗。
南兵人少。
加上南北之爭,他們始終被排除在核心圈子里,但戰斗力方面,何需贅言
這群在雪地里穿著紅色戰袍的精銳,立刻渡河追殺,不愧有戚家軍的底子在,輕松殺破五百倭軍設置的營壘,不管是醒過來的,還是陷入熟睡中的,悉數送去見它們所謂的天照大神。
“區區五百倭子而已,哪里夠過癮”吳惟忠滿臉遺憾。
幾乎是同一時間,發生在河邊的戰斗,驚動了正在城內休息的淺野幸長,他從一個敷粉女人身上爬起來,登上城樓一看:
一群紅衣明軍正在把自己麾下部眾當猴子耍,當即大吼,別指著一個二十歲出頭,靠著父輩庇護而身居高位的年輕人呢能夠以大局為重。
覺得自己受辱,立刻抓起打刀,命令打開城門去廝殺,打破明軍所謂的神話。
雖然監軍太田一吉老成持重,表明敵眾我寡,守城更加妥善,但二代淺野幸長哪里肯聽,率領自家衛隊沖了出去。
“不破明軍,誓不回轉”
撂下一句狠話后,這家伙怒氣沖沖地跨馬而去。
吳惟忠一看,有一個甲胄花里胡哨的倭將沖出城池,立刻知道有大魚,命令將士們圍上去。
憑著一腔血勇和幻想殺出城來,可沒過多久,淺野開始后悔,可吳總兵一直沒吃肉,哪里肯放過這小子
千騎橫在他與彥陽城之間。
退路被斷了,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