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退一步來說,質不行,光是這明里暗里的城寨,就令人長嘆棘手,非得用數以萬計的生命去填。
“晉州在南江旁邊,守城必守江,倭子不傻,沿著江水走勢,在晉州城和南江之間修了一整排小營盤。”
“本陣背靠望津峰,地勢十分險要,咱們要是想打晉州,勢必要先將這一排沿江柵欄給拔掉”
大營之內,氣氛異常嚴肅。
來自天南地北的各部將領,都在盯著山川輿圖,認真聽著分析。
中路軍實力最雄厚,這次首戰若不能取勝,或者拖延太長時間,皆會引發大量惡劣影響。
先前在島山有過亮眼表現的浙軍將領茅國器,被分配到中路軍,可以大展拳腳。
此刻,他仔細分析著局勢,并對主帥董一元用陳述事實的語氣,道:
“欲攻破泗川,必先取晉州;欲取晉州,必先破南江營寨;欲破南江營寨,必先破望津峰營。”
“此乃倭軍防備中的關鍵一處,它一破,其他皆可以連環破之。”
麾下有能人,主帥不必事事勞心費神,董一元直接詢問他,到底想用什么法子攻破望津峰營盤。
茅國器臉上浮現出莫名的笑意,神秘道:“山人,自有妙計。”
要知道,戰爭不僅僅靠士兵、將領、后勤,還有一個必不可少,卻聲名不顯的角色:
間諜。
昔年壬辰倭亂能夠被鎮壓,里面少不了愛國間諜的身影。
誰說站在光里的才叫英雄
早在倭人舉全國之力,為侵略華夏做準備的時候,大明便已經隱隱知曉此事。
許三官,大明江西吉安人,靠行商為生,結果有一次在南海陷入倭手,幾經輾轉被賣到了薩摩藩。
因為自身會醫術,一次很偶然的機會,救了島津義久家的后輩,從此備受重視,得到了美女、金錢賞賜,連兒子都有了。
但此君天生熱心腸、愛國,雖然自己脫離危險,但每每看到同胞受到倭人欺凌,就恨得咬牙切齒,天天想著為他們做些什么。
在秀吉尚未統一倭國,進攻九州時,島津義久見無法抵抗兵威,就披著袈裟開城投降。在其去覲見秀吉時,許三官作為家臣,也隨侍左右。
當投降事宜談妥,他突然站出來,話鋒一轉,講述自身經歷,希望秀吉以后能夠下重手懲治那些海賊。
豐臣秀吉非常欣賞這種膽魄,正好老猴子也有意為本國海商清掃環境,索性做了個順水人情,下達倭寇取締令,并發兵剿滅海賊。
而此事也讓島津對許三官愈發器重,覺得他具有大魄力。
進入萬歷十九年以后,地位更上一步的許三官發現,薩摩藩變得異常喧囂,出現大量外藩武士和足輕,看旗號本州、四國各地都有。
敏銳的嗅覺讓他意識到,事情不對勁,因為倭國在形式上已經完成統一,沒理由爆發大規模戰事。
只有對海外用兵一條路可走
而倭國列島孤懸海外,最近的敵人是朝鮮,而李朝是大明的藩國,一旦被攻擊,大明勢必會出手。
出于擔心,許三官利用自己的地位暗中展開細致調查,結果卻發現,自己低估鬼子的野心了,小小倭國竟然做起鯨吞大明的春秋大夢
所以,出于那顆愛國之心,已經過上錦衣玉食生活的他,毅然決定將腦袋別在褲腰帶上,開始自發做情報工作。
漸漸地,隊伍擴大。
一個叫郭國安的閩省人加入進來,此君跟許三官經歷差不多,被拐賣到異國他鄉,但卻憑借才干與敏捷的心思,在薩摩藩做了下級軍官,指揮一幫倭人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