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師的炮彈并非無限制供應,以今天的節奏來推算,最多再支撐三天。
得小心提防倭軍水師
基于此,陸離決定再炮轟一整天,折磨城內倭軍,待正式發起進攻的第四日,安排登陸戰。
兵貴神速
楊鎬主導的蔚山之戰,便是明證。
深夜。
“大人。”
“我家陸總兵說,水師從午夜開始,再炮擊一日,便組織狼兵與李朝士兵登陸。”
“介時,他本人將親自率隊,請您務必保證,最近一段時間不放跑任何一支倭軍,以免泗川方向來援,壞了大事。”
傳令兵不卑不亢。
其實,陳磷是想加上一些威脅的話,可李舜臣卻將其阻止。
那天所說之話,夠重了。
而劉綎被逼迫到此等程度,多說無益,他心里曉得利害。
就像投入血本的賭徒那樣,這兩天戰死那么多嫡系,要是拿不下順天倭城,斬殺本多忠勝,老小子絕對會發瘋
“某知。”
劉綎點點頭。
先前徹底得罪死陳磷,談不上特別棘手,只要陸離這個總兵。愿意從中斡旋一下,倒也能大事化小。
當傳令兵離開中軍大帳,西路軍各部將領便被緊急召集,畢竟,水師那邊將有大動作,擔任主攻俄陸地方面必然要有所表示。
可以預見,本多忠勝的求援之路,將變得無比困難、坎坷。
“總兵大人,讓我陪您上岸攻城吧。”
在西路軍開會之際,目前只需放炮轟擊,看似輕松的外洋水師,同樣在商討登陸作戰事宜。
對于陸離身先士卒的做法,倒沒有人出言反對,一是他身上光環太多,親自跟士兵們站在一起,正面效果極大,二是其它將領也爭著效彷。
陳磷,自不必提。
人家拉了這么多家鄉子弟兵,從七年前就請求入朝作戰,如今連兒子都帶上戰場了,沒道理阻止。
但老將軍鄧子龍
今年七十二歲了,血氣衰退,終歸不如年輕人,陸離不愿答應。
老將在閩地抗過倭,在江西平過亂,還在邊境跟緬人對峙了十二年,打得外族不敢北望,朝廷派他以及他麾下三千水軍,是來做定海神針的,而非上前線廝殺。
況且,鄧子龍就是犧牲在半島戰場,讓人扼腕嘆息
歷史上與倭人最后一場正式戰斗,以海戰而告終。
此戰中,李舜臣身先士卒,頭部中槍,留下遺言戰方急,勿言我死,急命以防牌蔽之成為李朝在整場戰爭中犧牲的最高級別將領。
同樣,明朝方面也損失了一位最高級別將領,正是鄧子龍。
兩人齊齊倒在距離勝利最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