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陸離喃喃低語道:“但如何將人引出宮城,莫非讓十常侍中的另外九人動手?”
此事并非不可能,歷史上,蹇碩便是被短視的朋黨所殺。
“主公建議大將軍屯兵百郡邸,那里閣樓林立,易于藏人,再加上百郡邸就設在京師內,離宮城不是很遠,只要蹇碩稍有異動,隨時可以攻打宮城。”
此舉大逆不道,但兔子急了還咬人,更何況大將軍何進,而且他只要作出進攻姿態,就能給十常侍壓力,迫使他們不敢擁立劉協為帝——
封鎖宮城,蹇碩有兵權有如何,又不能飛出去。
一步先,步步先。
只要能保持主動,十常侍不足為慮。
潘明與陸離都是聰明人,這個話題談到此處就不再深聊,畢竟建議已經給出,接下來就看何進能否將其投入到實際行動中了。
不過,兩人都沒有離開,明顯心中仍藏著疑慮。
最終,沉默許久,斜靠在涼亭石柱旁的陸離,表情凝重道:“你覺得遠在西涼的董卓會來嗎?”
“會!”
潘明斬釘截鐵道:“要是這位夜宿龍床的董太師不來,可就沒什么大場面了。”
沒錯,大場面。
僅憑黃巾賊、十常侍,可湊不夠期中考試的難度。
而潘明剛把話說完,似乎又想起了什么要緊事,連忙叮囑道:
“你是丁原的女婿,務必看好呂布,要是他叛變,事情可就變得更加棘手了。”
“放心,奉先不會叛變。”
說這話時,本有著十分底氣的陸離突然有些發虛,由于對方需要鎮守邊關的緣故,他許久不曾看到呂布了,關系談不上疏遠,但還是忍不住擔心其中會不會生出什么變故。
一念至此,陸離長呼一口氣,補充道:“就算奉先另投他人,趙云與張遼聯手,也能纓其鋒銳。”
聞言,潘明愣了愣,過了片刻才反應過來,攥著陸離的肩膀追問道:“席間坐我對面的人是常山趙子龍?”
“沒錯。”
陸離點了點頭,“另外,奉先乃天下一等一的英豪,若沒有發生什么隱情,絕不會做出叛主之事。”
念頭急轉之間,陸離想到了去年平定黃巾起義時,兩人并肩作戰的情景,斬將、刈旗,那是何等恣意?
此外,要不是關鍵時刻呂布單騎來救,他早已是塋中一枯骨,哪還有今日?
“既然如此,并州軍那邊就交給你了。”
潘明知道陸離在并州軍內部有著難以想象的話語權和人脈,亦不再糾結,只聽他繼續說道:“我負責勸說孟德公,現在招募義軍已是來不及了,但夏侯氏兄弟、曹氏兄弟這種萬人敵,可于一日之內趕赴京師,并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
很顯然,兩人無視了十常侍,開始籌謀如何對付董卓——
對方麾下有數萬涼州健士,皆百戰精銳,再加上他掌軍多年,部下的兵馬與其說是漢軍,不如說早就成了他的私兵,誰都不認,尤其是飛熊軍,戰力恐怕不比并州狼騎弱,甚至很有可能要強上一線。
這時,經過斟酌的陸離,決定給潘明喂一顆定心丸:“丁公曾跟我密言,此番入京,誅宦也好、擁立新帝也罷,乃國家百余年未見之一大變局,非常時刻,無需遲疑,若時機恰當,立刻傳書于他,狼騎銳士可于兩日之內,從河內趕至京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