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全回去轉告李旭的話,李旭這邊讓趙虎生回去指揮步卒繼續戒備,同時也傳令給前面的騎兵軍侯張龍,讓他給林如海的人傳話過去。
告訴林如海,若他想見自己,就親自前來兩軍陣前相見。
至于說去林如海中軍則大可不必,君子不立危墻之下,就怕有些人年紀雖然大,但是心眼卻不大,該防的還是要防的。
張龍對李旭的命令是百分百的執行,將李旭的話一字不漏的傳達給了對面的林如海部下。
帶隊的騎兵將領是林如海的心腹舊部,聞言大怒,恨不得直接帶兵沖過去將那個狂悖無禮的家伙直接給揪出去扔到寧國公面前發落。
但是看著對面那支絲毫面對己方無論是士氣還是裝備都絲毫不遜色的騎兵做出的劍拔弩張隨時準備開戰的樣子,這位騎兵將領還是生生忍住了。
他可是太知道如今的林家是怎樣的一個處境了。
林逸兵敗,所帶去的三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自己如今也生死不明。
林如海這次能夠掛帥出征,也是朝廷給林家的最后一次機會。這次機會必須牢牢把握住,只能成功不能失敗。
若是中途因為其他的事情而影響到了林家的興衰存亡,那么他是萬萬承擔不起的。
當林如海聽到李旭的這段話時,臉一下子就黑了下來,眼中一瞬間都迸發出了強烈殺意。
他在軍中領兵多年,殺伐果斷,早就養成了說一不二的脾性。
兒子林逸這次兵敗給他造成的打擊實在太大,也讓林家多年積攢的聲望遭到了嚴重的打擊。
這段時間來,為了能夠讓林家繼續維持下去,他忍著心痛舍棄了許多的利益跟首輔宋牧以及朝中其他派系的大佬們進行交易妥協,最終才換來了這次親自領兵平叛的機會。
雖然他知道這些都是必須的,但是心中卻積攢了一肚子的郁氣想要發泄。
但是這一肚子的郁氣卻對那些朝廷大佬們沒辦法發泄,但是卻必須要有一個可以發泄恨意的目標。
沒怎么考慮,李旭就成了他傾斜心中恨意和怒意的一個目標。
一來李旭是宋氏扶持起來的準備安插在軍中的代表,二來李旭之前又率兵跟林逸對峙過;三者則是兒子林逸如今生死不明,朝廷卻要重建羽林左衛,而且還要提拔這個李旭擔任中郎將。
這樁樁件件都給了林如海足夠仇恨李旭的理由。
本來打算等到自己平叛結束后回京之后再想辦法炮制這個小賊,結果沒想到冤家路窄,竟然在出征的路上遇到了。
既然遇到了,那就決計是不能讓他這么輕松的過去的。
就算不殺他,但是折辱一番這個小賊也能略微發泄一下心中的恨意。
本以為自己大軍當前,一道命令傳過去,那小賊就得乖乖的來見自己。到時候自己再隨便找個借口發落他一番。
只要不弄死,那宋牧也不能把自己怎么樣。
可是誰想這小賊比自己想象的要狂悖無禮的多的多,不來見自己也就罷了,而且還嘲諷自己心胸狹窄。
林如海的殺意瞬間充斥著整個胸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