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分通常是某個人會向主角提出問題或者作出陳述,而這個問題或陳述就是影片的主題。主角對談話內容不以為然,但到后面他會發現這些內容極為重要。
3、鋪墊(1—10分鐘)
在電影前十分鐘必須讓主角出場,要介紹或是提示A故事中的每個角色。劇本的前十分鐘要抓住觀眾眼球,要讓觀眾對故事的后續發展感興趣,如果抓不住觀眾,那這個故事就是失敗的。
4、推動(12分鐘)
發生突發事件,比如一封電報、確診癌癥、發現老婆和別人上床、接到緊急電話等等,總之發生了某件事讓主角遭到打擊或者世界觀發生顛覆。這部分是影片中出現的第一次“劇烈打擊”。
5、爭論(12—25分鐘)
在經歷突發事件后,不可能立馬就進入第二幕,會有糾結、猶豫、掙扎、反復權衡的過程。爭論環節,要么主角很猶豫,這時需要別人來勸主角;要么是為了一個目標不斷努力,也就是主角勸別人。
6、第二幕銜接點(25分鐘)
主角自己做決定,接受召喚,進入全新的主題世界,一定是主角自己做決定,主動邁出這一步,這也是第一個大轉折點。如果是冒險電影,那主角會真正開始冒險旅程。
7、B故事(30分鐘)
這部分通常是承載電影主題,形式上以“愛情故事”居多。這部分也要引進新的人物,一般是主角的愛情伙伴或者新朋友,這個人會與主角在第一幕即A故事中認識的人不一樣,是個反題人物。
8、游戲(30—55分鐘)
在這一部分必須滿足觀眾的心理期待。比如《虎膽龍威》在這部分布魯斯-威利斯首次智勝恐怖分子。《蜘蛛俠》中托比-馬奎爾開始嘗試奇異的超能力。
9、中點(55分鐘)
主角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功,或者取得了突破,看上去很快就會徹底勝利,但這個勝利實際上是偽勝利。中點一過,形勢就會急轉直下。
10、壞人逼近(55—75分鐘)
在這一部分,主角形勢急轉直下,主角內部團隊開始出現問題,外部的敵人也開始發威,形勢變得對主角越來越不利。
11、一無所有(75分鐘)
這部分可以被稱為偽失敗,表面看起來主角好像徹底徹底失敗了,看起來簡直像沒有希望。在這個階段,往往會有重要角色死亡,或者被重要角色出賣、背叛,讓主角遭受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