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靈魂黑夜(75—85分鐘)
這部分就是黎明前的黑暗,這時主角處在深淵中,完全看不到希望,真的感到絕望了,內心開始動搖,甚至選擇放棄。
13、第三幕銜接點(85分鐘)
黑暗并沒有持續很久,光明終于到來,主角找到解決的辦法了。
14、結局(85—110分鐘)
就是常說的高朝,主角和敵人展開決戰。這里是人物形象定型的時刻,也是主角內外部目標達到的時刻,這是主角AB故事同時取得勝利的地方。主角與敵人的角逐,先打小兵小將,最終再和終極boss決戰,不能一上來就打死**oss。
15、終場畫面(110分鐘)
終場畫面和開場畫面對照,要能看出主角的變化。
許正道茫然地看著布萊克-斯奈德節拍表,根本不知道這些是什么意思,只能等布萊克-斯奈德節往下講。
布萊克-斯奈德神情有些得意,指著節拍表,道:“節拍表的作用是什么?是告訴我們什么時候該出現什么內容。電影長的可能三個小時,短的可能八十分鐘。我們假設一部電影為110分鐘,開場畫面不需要多說,在五分鐘之內,我們就必須完成主體呈現。如果十分才呈現主體,電影就會顯得冗長。到了12分鐘就要出現推動事件;到了25分鐘,第二幕銜接點就必須出現;到了30分鐘,就必須進入B故事……”
許正道剛開始聽布萊克-斯奈德講節拍表的時候覺得,都按照這個模式寫,會不會顯得特別模式化,給人大同小異的感覺。不過等到布萊克-斯奈德節開始講案例的時候,他驚奇的發現,不管是藝術水準很高的《教父》、《飛越瘋人院》等電影,還是《蜘蛛俠》這樣的爆米花影片,全是按這種模式寫出來的。
隨著學習深入,許正道越發意識到布萊克-斯奈德節拍表的價值,這東西確實是編劇寫類型片劇本最好的工具,簡直是無上寶典。他覺得海棠國和好萊塢關于劇本的教學就跟中餐和西餐似的,中餐做菜全靠感覺,而西餐是標準化,撒多少克鹽都有標注。好萊塢教你寫劇本,會告訴你具體什么時候該出現什么,按照這個寫不會有差,非常實用。
在掌握布萊克-斯奈德節拍后,許正道每天都會去學校主樓五樓的影視中心,結合布萊克-斯奈德節拍表去拉片。所謂拉片就是一格一格地看電影,把每個鏡頭的內容、場面調度、運鏡方式、景別、剪輯、聲音、畫面、機位等都紀錄下來,最后進行總結。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看電影亦然,拉片就是抽絲剝繭地讀電影。
教學樓五樓有專門的拉片室,有影片倉庫,通過影片查詢間的卡片抽屜和電腦機器可以很方便地查找所要的影片。影片類型和數量非常龐大。這這里能找到紅極一時的商業電影,也能找到備受推崇的大師作品,甚至碟片市場已經銷聲匿跡的古老影片。
北電學生只需在影片查詢室找到自己需要影片的編號,去影視中心的服務前臺出示學生證件,交3元錢,就可以進入拉片室拉片。拉片室內部被分割成小格,如同寫字樓的工作間。每格都獨立地擁有一臺小型的電視機和影片放映裝備,而且配有耳機。
在隨后一個月里,許正道生活進入了最簡單的狀態。白天在拉片室拉片,夜里跟著布萊克-斯奈德繼續學《救貓咪》。他非但不上課,就連熟人找他拍廣告,都拒絕了,所有的心思都用在學習上。
經過一個月潛心學習,許正道對劇本、對類型片寫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這個基本之上,他開始撰寫《黃金甲》的劇本。他相信經過這一個多月的學習,寫出來的劇本肯定會比以前強很多。
這天夜里,許正道進入系統,準備學新知識。就在這時,霍莉突然說話了:“你已經掌握《救貓咪》的全部內容,可以準備改造爛片了。”
許正道并不想馬上開始改造爛片,想再多學一些內容,不過考慮到幾年之后小鮮肉浪潮就要開始,他也不敢耽擱,就道:“我先聽兩個小時課。時間到了,你叫我一聲,然后我就開始改造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