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恩寺主持子善方丈詫異的道:“全天下一兩萬座寺廟、尼姑庵、道觀,規模小于二十人的,都不會強自還俗,并且不到二十人之內的,你可以申請到二十個人的度牒名額,這是不收費的。”
這個主持笑了一聲:“他們以為這樣就能收買人心?我們這些大廟可一點好處都得不到!”
“可你卻怎么不知道,全天下至少有一半的寺廟道觀都是這種規模的?”崇道真人冷笑道:“少了一半的寺廟道觀聲援,你能成什么氣候?甚至于他們還會上書謝謝皇上和朝廷恩典呢!”
崇道真人這么一講,大家都心頭一緊。
佛門(道家)必出叛徒啊!!
“他們這一招分化非常一針見血,所以我們也別指望別人的幫忙了,想想我們怎么規避吧!”玄陽真人嘆著氣,轉而對海悟道:“海悟方丈,您是長者,是我們出家人的領頭人,敢問您是怎么打算的?”
海悟方丈很穩重,眼皮子都沒有抬一下:“老衲以為德平師兄說得很對,朝廷和皇上缺錢,他們想從我們這些不事生產的僧人尼姑道士手上拿錢,這是不可避免的。
那么我們想一想,我們究竟是想要保住有這么多名額,還是在未來的度牒購買中,要求有更低的價格?”
“不能兩者兼得嗎?”真慧方丈問道。
“老衲覺得還是不要去挑戰朝廷的好。”海悟方丈淡淡的道。
真慧方丈不說話了。
他自己也就是說說而已。
“其實,我們可不可以通過太后娘娘,給皇上轉達一下我們的苦衷呢?”一位方丈看向了了塵師太,“師太,您逢年過節都會進宮和太后談佛論經,您可不可以……”
“貧尼有這個打算,但我們一家的力量是不夠的。”了塵師太也干脆:“正如海悟師兄所言,大家要有一致的想法,貧尼才好去說。”
“貧僧覺得還是要名額的好。”真慧方丈首先表達了自己的意見。
他的玉寶寺七百多人就要減少五百多人,他當然吃不消,肯定要保住眼前。
另一位方丈卻直言:“貧僧覺得后續度牒的價格才最重要,這關系到出家人未來百年甚至更遠的利益。”
好吧。
這位方丈的寺廟肯定是減員不多,還能運作,但是如果以后隔三岔五的要補充人手,那一千兩一張度牒的價格,就讓他心疼不已了。
“貧道覺得名額最重要。”
“老衲認為是度牒的價格最重要。”
“還是名額吧!”
“先談度牒,這樣更有利于后來者。”
“……”
二三十位和尚、尼姑和道士,就這么七嘴八舌的對立起來。
海悟方丈和子善方丈兩人互望一眼,都看出了對方的苦笑之意。
不知道是哪個混賬東西想的這些法子,讓好好的出家人陣營完全的分裂了開來。
勁兒都不能往一處使,那還怎么團結起來抗爭?
……
“阿欠!”
正在家里烤火爐的柳銘淇,再次打了個噴嚏。
已經拆了紗布繃帶的大柱哈哈一笑,“殿下,是不是素老板又在想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