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十月中,寶象卻是在鐘七之前向靜玄長老辭別,蓋因五臺山的文殊院已經數此傳信,請寶象禪師至五臺山講經說法。
寶象臨走時,卻但獨喚來鐘七,見鐘七疑惑,寶象只是笑道:“泓繼道兄,此番一別,不知何時才得相見,咱們法脈有別,分屬佛,道兩家,你教了貧僧下棋,貧僧也教你一套拳法”
不容鐘七推此,寶象直接演練了套路招式,囑咐鐘七記下,又遞給他一套梵文策子,寶象道:“這拳法,乃瑜伽之正宗,我見你時常煩悶,你若無事,時常練練,也好散心,至于煉法,打法,都在這書冊里”
“寶象和尚,這個瑜伽術,就是你那個刀槍不入的功夫嗎?”
鐘七接過冊子,隨意翻開一頁,上面是梵字金經,下面卻密密麻麻的隸字注釋,隸字墨跡未干,顯然是寶象連夜寫的。
寶象聞言搖搖頭笑道“世上那有什么功夫能一定刀槍不入,不過這金剛菩提法,修煉得好了,能稍微抵擋一下,道兄也不必糾結這個,武藝只作護身,修行才是我等根本”
鐘七點點頭,只是道了聲謝,囑咐寶象一路順風,并未多說甚么,只是當晚就從寺中借來筆墨,也是奮筆疾書,寫了一夜。
到了第二日,鐘七,與靜玄長老,并著幾個禪院首座,知客僧,寮房僧等寺中長老,為寶象禪師送行。
走到山腰八角亭,寶象轉身朝眾人道“諸位上師,道友,不必再送,就此駐步吧,貧僧去也”
寶象說罷,早有座下兩個番人比丘,牽來坐騎白玉象,提著錫杖,袈裟,包袱行禮。
寶象正待動身,卻被鐘七叫住道“大和尚,且稍待,貧道有一物相贈”
言罷,鐘七從袖中掏出自家連夜寫的書卷,不由分說遞到寶象手上,笑道“我中原有句話,叫投桃報李,你送貧道一冊瑜伽,我也送你一套內家功夫,并附上方仙術數,奇門遁甲,一冊,皆是貧道心意,你且莫推辭”
寶象也不多說,只是含笑點頭,把書卷用黃羅絹包好,珍重的塞入斜襟。
沉吟片刻,寶象在諸人疑惑不解中,走回八角亭,至一根大紅漆立柱前,以指為筆,寫下了數行篆字,轉而朝諸人擺了擺手,跨坐白玉象,一路下山而去。
眾人跑上去一看,卻是一首《贈泓繼道人》
【身披黃衣,手搖玉塵(拂塵)。
身披百納杏黃衣,寶閣瑤池常赴宴。
手搖黎杖白玉塵,丹臺紫府每揮塵。
肘懸仙箓,足踏芒鞋,飄然真羽士,秀麗實奇哉。
煉就長生居勝境,修成永壽脫塵埃。
貧僧不識玄門客,卻是泓繼真人來。】
這篇篆字,通體以指頭刻下,徑入木中數寸之深,由此可見,這寶象禪師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