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被自己一步步拉進沼澤里,那時我所能想到的解脫,可能更多的是和死亡有關……”
……所有的人都曾思考過死亡這回事吧?
陌生人的死亡,身邊人的離去,或遠或近的,但是通常我們并不會想要去伸手觸碰,近距離感受,那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或者有人不會相信,我第一次看來是輕生的行為,其實只是一種嘗試,那一刻我心里想的是,想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會付諸行動,然后事實證明,我真的“病了。”
求生是一種本能,即便生存再如何艱難,生活再怎么不容易,生命中總有哪怕一點點快樂的東西存在著。
可能是疲憊之后好好睡了一覺,是一餐美味的飽飯,或者聽了一首音樂,然后隨著大哭一場,哭過之后,心頭釋然。
但是如果失去了感知快樂的能力,一切就會變得不一樣了。
我從前也不知道,原來一個人,是可能整整一個星期,一個月,甚至是更久的時間,都處在只有消極和低落的情緒里,那是怎樣可怕的一件事情。
那是對我而言,一段對于黑暗再真實不過的感受,是與死亡的陰霾,緊密聯系在一起的。
然而我的生命中,還有一次真正面對死亡來臨的時候,當一份醫院的檢查報告來到了我的手上,當癌癥晚期的診斷結果,出現在上面的時刻。
那時候距離我以為的黑暗過去,其實并沒有多久,然后在以為一切可能要好起來的時候,命運對我宣告了結束……
“不過沒關系,誰都知道,世事無常嗎,從生到死,人總有一天,是要回歸到來時的地方。
我很慶幸,當最終迎接死亡的那一刻,我可以說,自己走過了黑暗,從地獄又來到了人間,有過痛苦不甘和麻木,但在面對終點來臨的那一刻,不是只有絕望,而是平靜安詳。
有一束光,照在了身上,謝謝生命中那些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了人生中最好的模樣。”
書頁翻過的聲音沙沙響起,從身邊傳到了人們的耳朵里,平靜又安詳。
聲音描述著文字,傳遞出情感里的另一種樣子。
“對了,還有一個姓蘇的姑娘,很遺憾最后沒有了時間,能夠也為你做些什么,或許你不知道,你的存在和來到我的世界,于我而言,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認識一個人,看見了一道光。”
讀完了書頁上的一段話,采訪者的聲音隨之從書本的世界,回到了這個演播廳里,深深看過了一眼鏡頭的方向。
“相信這一段文字的表達,也讓不少的讀者在看過之后,印象深刻,”話音隨后朝向了一邊,帶過了場上的另一個人。
“蘇小姐對于這樣的文字,想必也是十分動容吧,關于最后對于自己的這一部分的表述,您有什么想要回應的嗎?”
蘇伊默默深吸了一口氣,平復了一下自己的情緒,她有些慶幸沒有看過這本書,或者說不去看的這個決定,或許是十分正確的了,至少對于遠離后遺癥是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