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察院,幾位入值的御史匆匆而來。
他們的臉色都不太好。
如今整個京城都在傳,都察院的三個御史讓雷給劈了!
哪怕常洵安排人引導輿論,但是傳著傳著,流言依然出現了大家喜聞樂見的變化!
現在流傳最多的一種說法便是,三皇子跟幾位言官打賭,在這些人的家中立了一根旗桿,若這些言官是個好人,自然平安無事,若是心懷不軌、是個壞蛋,那便會遭到雷劈……
結果,就有三個言官讓雷給劈了!
“原來御史也有壞人!”
“怪不得貪官惡吏那么多,御史都跟他們是一伙的……”
“原本還指望青天御史大老爺為咱們老百姓做主,沒想到他們更壞,已經壞到了要被雷劈……”
總共三十三根旗桿,大約有二十根左右插在科道言官的家中,只有三根旗桿遭到雷劈……但是,流言傳到后來,其他人都被忽略,似乎立旗的只有那三個御史!
三桿旗,三個御史,都被雷轟了!
這便是外面傳得最多的!
御史都是壞人,名聲都臭了!
御史們覺得很冤,明明二十多個人,還有很多人沒有被雷劈的!更何況,被雷劈的是三個給事中,跟他們有什么關系?
給事中不是御史,給事中跟他們御史、甚至跟都察院都沒有任何關系!
十三道御史、六科給事中合稱科道言官,但他們的職權并不一樣,六科給事中甚至跟都察院沒有關系,而是直屬皇帝。
但是在京城的老百姓看來,科道言官,那就是御史。
要不怎么都說“科道言官”?
而御史的名頭又那么響亮,頓時便成了背鍋俠!
相比都察院御史的郁悶,六科的公署內,氣氛更加壓抑。
幾位被立了旗桿,卻沒有遭到雷擊的給事中,還有那些沒有“來得及”上書彈劾“妖書”的給事中,惱火之余,也暗暗慶幸!
幸虧沒有被雷擊!
幸虧……沒來的及上彈章!
這要是上了彈章、立了旗,然后又被雷擊,那名聲可就毀了!
旗不能亂立!
科道言官,不比翰林院庶吉士清貴,靠的便是剛正不阿之名,這名聲一毀,前途可就黯淡了!
“可惡!實在是可惡!”
兵科,都給事中張輔之雙目赤紅,氣惱得無以復加。
他逃過一劫,慶幸之余,又感無比的羞惱。
前來公署這一路上,所遇諸人看向他的目光,盡皆充滿了異樣。
甚至有同僚上前問他是否遭了雷擊。
甚至還有人繞著他走,似乎是怕靠近了會遭雷劈?
這叫什么事?
堂堂的六科,已經成了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