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洵再度跪拜于地,動情說道:“兒臣無能,不能為父皇分憂,便想著若是沒有兩宮三殿毀損,父皇便不用如此為難,故而才作了《雷電啟蒙》,設計了避雷針,只希望我皇家的宮殿再不受雷擊,可以千秋永固,而父皇也能少些煩擾……”
朱翊鈞放下文章,抬頭看著常洵,沉默了良久。
常洵這些話,都說到了他的心坎里。
萬歷二十四年,乾清宮大火,他就在養心殿,看著龐大的宮殿轉眼間被大火吞沒,慶幸之余,也是后怕不已:若當時他在乾清宮,那便也要葬身火海……
堂堂九五之尊,不得不明發罪己詔,向天下人陳述自己的過錯!
但還是有一大堆奏疏,對他種種指斥。
有人說他“十不如初”:孝親不如初、尊祖不如初、好學不如初、勤政不如初、敬天不如初、愛發不如初、節用不如初、納言不如初、用賢不如初……
還有人說他酒色財氣,四毒俱全,簡直是人渣!
一年后三大殿失火,翰林院一個叫劉綱的庶吉士,直接說這是“報應”,因為萬歷“非道”,說什么“有積必有災”,而萬歷有六大積:積典、積牘、積缺、積才、積寇和積玩!
別說是一個皇帝,就是一個普通人,也受不了一直被人這么說……
朱翊鈞嘆息一聲,抬了抬手:“起來吧!”
常洵連忙起身,知道今天這一關算是過去了。
能過這一關,還得感謝劉基,感謝荀子,感謝劉禹錫,感謝……《我是演說家》!
朱翊鈞揚了揚常洵的文章:“這避雷針,當真有效?”
常洵點頭道:“確實有效!”
“除了那三十三根引雷旗桿,兒臣昨日還讓錦衣衛在另外三十三株大樹上設置了避雷針,也就是將引雷旗桿接地,現在那些旗桿還豎著,至今尚無一根遭到雷擊……”
朱翊鈞沉吟著點了點頭:“那么……你是想在紫禁城的宮殿上安裝這個避雷針?”
常洵道:“正是。”
“紫禁城的宮殿高大,距雷云更近,故而更容易遭到雷擊,若是安裝了避雷針,便能大大降低雷擊的可能性和破壞力!”
“你確定這個避雷針可以避雷,而不會……導致宮殿被雷擊?”朱翊鈞還是有些猶疑。
畢竟,昨天夜里,這玩意剛剛引了四道天雷,轟了四株大樹。
這要是裝到宮殿上,沒有作用也就罷了,萬一引了雷電下來,豈不是會將宮殿毀掉?
乾清宮、坤寧宮的重建耗銀上百萬兩,這種事情可一不可再!
更何況,萬一人在里面怎么辦?
萬一他在宮殿里,這避雷針卻引來了雷電……
常洵想了想道:“引雷旗桿的作用,證明了尖端放電模型是正確的,根據這個模型,接地的引雷旗桿可以將電荷釋放,也可以將電流導向大地,進行避雷……”
看到萬歷一臉認真的模樣,常洵便知道他根本沒有聽懂。
根本就是一個學渣!
“父皇放心,在安裝到宮殿上之前,還可以做更大規模的試驗,以最終確認避雷針的安全性與作用,然后再確定是否安裝!”常洵說道。
萬歷沉吟了片刻,最終還是點了點頭:“這是穩妥之策!”
常洵剛松一口氣,卻聽萬歷繼續說道:“不過,在朕允你之前,你得先回答一個問題,答好了,朕便允你去做……”
常洵總覺得這話有點熟悉:“請父皇指點!”
萬歷道:“你說天威在于人心,若人心不古,天威又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