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殿下……”
常洵看了何江一眼:“其他人都走了?”
何江點了點頭:“大家都走了,殿下可還有什么吩咐?”
常洵有些失望。
終究還是白等了。
原以為那幾個大明學霸中,至少李之藻有可能找他探討一番,李之藻后來寫過《天學初函》,翻譯過《同文算指》,有著不錯的科學素養和眼光,卻不料這點希望也落空了。
難道說李之藻還沒有開悟?
又或者說,李之藻很講政治,要堅決的同他這個“大明公敵”劃清界限?
常洵看了一眼何江,外廷的人視他如仇寇,而即便是內廷,能用之人也不多。
一來這些人中的大部分學識有限,二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思,他們只會忠誠于朱翊鈞,而不是他這個皇三子。
“何江,避雷旗桿這事,暫時不急,你先選幾個懂技術的人,明日開始,先到翊坤宮學習!”常洵淡淡的道。
不管如何,還是得先找點人手用起來。
何江露出為難的表情:“殿下,慈慶宮那邊……下個月便要完工了!”
“本皇子尚且不急,你又急什么?”
常洵顯得很不耐煩,他無法直接拒絕內官監的“生意經”,但也無需對一個掌司太監控制情緒:“另外,這件事鄭家不可參與!”
常洵冷冷說道:“鄭家的一舉一動,外廷都盯著,鄭家參與,容易橫生枝節,此事你們內官監做好便是!”
何江猶豫了一下,他沒想到朱常洵竟然不急,更沒有想到鄭家會退出,這畢竟是幾十萬兩,甚至上百萬兩的大生意。
看到何江的反應,常洵便知道何江的背后果然還有其他人,就不知道是內官監的哪位大太監,還是司禮監的大檔頭。
“這事就這么定了!”
常洵果決地打發了何江:“明日讓人去翊坤宮,先學會了制作之法再說。”
“奴才遵命!”何江只能領命告退。
何江離開后,常洵也不打算閑逛了。
他的心情很不好。
想等的人不來,偶爾碰到一個人又避之如蛇蝎。
儲君的位置注定不屬于他,但他都快成了“孤家寡人”。
常洵大步離開,快到千步廊折彎處時,旁邊突然閃出一個穿著七品青袍的中年官員。
那人倒頭便拜:“微臣趙士楨,叩見三殿下……”
“起來吧!”
對這些禮節性的磕拜,常洵已然灰心,他大步從那人身邊走過,走了三四步,突然急停轉身。
“你說你是趙士楨?”
常洵盯著剛剛起身的青袍男子,心中一絲意外之喜轉瞬消失。
即便他就是那個寫了《神器譜》的趙士楨,又能如何?
李之藻可以成為基督教的信徒,但依然很講政治,靠著一把扇子鉆營為官的趙士楨又豈會向他這個官場公敵靠攏!